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绿意长存:田西村生态修复活动的圆满收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9-03 浏览:

随着晨光的温柔照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田西村的最后一天悄然到来。团队成员们在住宿地点享用了丰盛的早餐,为即将到来的告别活动和活动总结做好了准备。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对田西村的生态空间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们发现,尽管村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诸如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这些发现为团队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在村民的协助下,团队成员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活动,包括植树造林、河道清理和垃圾分类等。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实践活动的成果得到了村民和村干部的一致认可。在告别仪式前,团队成员们向村委干部和村民代表汇报了生态修复方案的实施情况和预期效果。汇报中,团队成员们详细解释了方案的每一步,以及如何确保方案的可持续性。村民们对方案的实际操作性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团队成员们认真记录并承诺将这些反馈纳入未来的工作中。

在告别仪式上,团队成员们向村民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和祝福。他们与村民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段难忘的时光。每一张笑脸,每一次握手,都凝聚着这八天来建立的深厚友谊。午餐后,团队成员们整理了行李和活动期间的所有资料记录,确保所有文件和资料完整无损。乘坐交通工具返回出发地点的途中,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活动总结和反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讨论了如何将所学所得应用于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抵达出发地点后,团队成员们享用了晚餐,结束了三下乡活动。随后,他们进行了自由活动,享受了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

随着夜幕的降临,团队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回忆,返回了自己的家园,结束了为期8天的三下乡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团队成员们严格遵守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在生态修复活动中,安全始终被放在首位,所有操作都经过了严格的风险评估。在汇报方案时,团队成员们注重了方案的实际操作性,并考虑了其长期可持续性。

image.png

                                                                              图1团队成员合影


责任编辑:任洪震 黄世明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