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调研团队抵达陕西安康市紫阳县,开展中药材产业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对象是东木镇和界岭镇,这两个镇区均位于紫阳县的偏远地带,地势较为险峻,交通条件有限,村落分布零散且土地利用率较低。调研队伍将任务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当地农户、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走访和调查。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作为秦巴山区的一个典型农业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具备显著的海拔差异、丰富的气候变化和肥沃的土壤,这些自然优势为当地中药材的多样性和优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紫阳县在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积极扶持下,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
图1 当地农户种植收获的中药材黄柏
调研团队在东木镇和界岭镇的调研过程中,共访问了8个村庄和1个社区。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团队成员逐村逐户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调研。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和入户采访信息,调研团队发现,燎原村是当地中药材种植最为集中的村庄。燎原村由于其较高的海拔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中药材种植条件较好,同时该村也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其次是关庙村,该村地形较为平坦且连片,山谷和低洼的坡地都被充分利用为农田。关庙村的政府部门对中药材种植有着较强的推动意愿,并已计划打造中药材种植园区,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药材产业。
然而,其他村庄的中药材种植情况相对零散且规模较小。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村庄缺乏统一的组织和规划,种植户多是依赖已有的种植经验进行操作,种植类型较为单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东木镇的中药材种植主要包括杜仲、厚朴、大黄、枣皮、天麻和淫羊藿等多种植物类中药材,其中木本中药材的比例较大,这些药材的种植周期较长。调研还发现,东木镇的中药材产业处于初创阶段,种植户数量不多且种植规模较小,大部分种植户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导致中药材的品质普遍不高。此外,东木镇缺乏中药材相关企业或合作社作为引领力量,产业链尚未形成,未来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
图2调研队员深入村民家中采访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与紫阳县政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各个村的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与这些工作人员的讨论,团队了解到各村中药材产业的现状、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未来规划。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东木镇的中药材产业在初期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但政府和社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计划在政策、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以促进产业的成长和壮大。
调研团队的实地考察为紫阳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通过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详细了解,团队建议紫阳县在未来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其次,建议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条,引入企业或合作社作为引领力量,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市场销售体系;最后,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资金投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图3调研团队合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关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动态,深入研究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中药材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团队期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为紫阳县乃至整个秦巴山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地方经济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