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会“传承古技铸魂,振兴乡村筑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9-06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朱润蕾)为秉承传统精髓,奏响时代文化的主旋律,激励青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继承与推广中扮演关键角色。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会赴岐山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宝鸡岐山开展了一项主题为”传承古技铸魂,振兴乡村筑梦“的活动。

实践团首站抵达太平寺藏宝阁,在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实践团有幸通过青铜器复仿制技艺传承人于安君先生,深入了解了青铜器的复杂制作工艺。随后,成员们来到社区与村落,对村民们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村民们纷纷发表自己对于非遗文化的看法,成员们用心聆听,感受传统技艺在现代的呼吸。

image.pngimage.png


第二站,实践团上午参观了历史悠久的天源醋厂。在这里,他们不仅观摩了传统酿醋的老作坊,而且参与了制醋的全过程。此外,他们还通过直播的形式,让岐山醋独特的乡土味道飘散更远。下午,他们来到了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秦忆浓公司,了解了岐山臊子面的文化背景及制作工艺。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又采访了炬火计划在此公司的博士研究生何耀文与硕士研究生杨思龙,通过参观学习,他们对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如何利用新媒介推广传统产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一站,实践团在太平书院拜访了剪纸传承人徐引娣女士。徐女士用充满魔力的双手,将一张张平凡的红纸,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每一次剪切都是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传统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的产物。实践团成员们围观学习,亲身体验剪纸艺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传承中理解,在推广中成长,发挥了青年力量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在这次实践中,他们不仅加深了对岐山传统文化和产业发展的了解,更收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


责任编辑:朱润蕾
相关文章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