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会岐山乡村振兴实践团在陕西宝鸡岐山展开了充实的参观学习活动。
第一站,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秦忆浓公司,由公司总经理净宁波带领,深入了解了岐山臊子面的文化背景、制作工艺以及秦忆浓公司的发展历程。
实践团首先参观了岐山臊子面的加工车间。净宁波详细介绍了臊子面的制作流程,包括选材、和面、擀制、烹煮等各个环节,并强调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们亲眼见证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对岐山臊子面精湛的制作工艺表示赞叹。
随后,净宁波向实践团介绍了秦忆浓公司的发展历程。他分享了公司从一个小规模作坊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臊子面生产企业的过程。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对岐山臊子面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创新,也离不开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品牌建设的重视。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对岐山臊子面的制作技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如何将传统食品产业化、品牌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站,实践团一行联系天缘醋副经理,前往天缘醋厂进行参观学习。在天缘醋厂,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老作坊制醋厂,详细了解了传统制醋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天缘醋厂的机械化生产车间,对现代化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参观结束后,成员们还品尝了具有岐山地区特色的醋产品,对岐山醋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
此外,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响应企业的邀请,参与了一场直播带货活动。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通过直播平台向在线观众介绍岐山臊子面和岐山醋的特点与制作工艺,帮助企业扩大产品影响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全天的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对岐山的传统产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如何利用新媒介推广传统产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此次的岐山之行,不仅丰富了成员们的实践经验,也展现了青年学子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传统产业发展的热情与担当。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