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西北大学 2024-09-11 浏览: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西北大学“寻革命文物,传红色精神”社会实践队前往延安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访学习,体验红色文化,在寻访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感悟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一、参观革命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

7月13日,队员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内,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这些展厅通过珍贵的照片、文物和详细的文字介绍,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队员们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被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弥足珍贵的展品深深吸引,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赞歌。这种精神力量让调研团队深受震撼,认识到应该传承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为祖国发展建设而努力奋斗。


微信图片_20240812163908.jpg

  



    图为队员们在纪念馆参观学习         

7月14日,队员们来到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与文物追寻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追忆革命先辈的时代信仰,接受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洗礼。通过参观学习,充实了队员们的历史知识,队员们学习到在红军长征时,陕北就已经进行着红色革命斗争,浓烈的革命氛围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红军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当队员们和一件件充满革命历史的实物面对面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不易,认识到现在人民的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换来的,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809135914.jpg



                    图为队员们在纪念馆内参观学习

二、访革命遗迹 追寻红色记忆

7月15日队员们来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走进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住的窑洞,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感受革命前辈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队员们认识到只有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回答实践中遇到的崭新课题。

7月16日,队员们来到了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80年前,张思德烈士追悼会就在这里举行,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从此,张思德成了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行动指南。从张思德的故事中,队员们感受到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作为新时代青队员们认识到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三、调研乡村振兴现状 感受老区发展新篇章

独特的地势和气候条件,使苹果产业成为了革命老区的新名片,苹果成为了老区百姓的脱贫果、致富果和幸福果。7月17日,队员们带着对老区乡村发展现状的兴趣和对苹果产业的关注,前往延安市宝塔区苹果专业乡镇之一柳林镇调研乡村振兴现状。

在柳林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苹果生产基地,队员们深入果园、走访农户、与农业企业负责人交流。在柳林镇工作人员介绍下,全面了解了苹果产业的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队员们发现,当地果农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管理,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提升、绿色防控体系建设,带动果园实现提质增效。此外,“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领养活动,是风靡网络的“果业+旅游+文化+大数据”的现代果业管理新模式,这一模式利用互联网解决了村民销售的难题。


微信图片_20240809140115.jpg

 


                 图为工作人员向队员介绍苹果生产基地情况

 


      队员们学习到,革命老区在经济发展建设中一直在践行着延安精神,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例如柳林镇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苹果等特色产业,助力了乡村振兴,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这种做法也是对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实事求是的一种传承,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革命老区弘扬红色精神,助力经济建设提供了思路。

这也让队员们认识到传承革命精神文化,也应该结合新时代背景,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在新征程中认识自身的爱国使命和强国担当,将红色文化内化为精神需求和行动指南,担当起历史重任,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四、总结

此次调研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总结道,通过参观学习革命文物,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队员们认识到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革命老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革命老区的发展,积极宣传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同时也应将红色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Li
相关文章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