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青砖石韵筑中式格局  绿脉循环启生态新章

2025-07-17 浏览:

青砖石韵筑中式格局  绿脉循环启生态新章(通讯员 马馨蕊)  2025年6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深入宁夏贺兰山东麓核心产区,探访志辉源石酒庄,聚焦其将中式建筑美学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理念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这座以“源石”为名的酒庄,正以独特的发展路径,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勾勒出传统与绿色兼具的发展范本。  步入志辉源石酒庄,青瓦石墙与葡萄园的绿意相映成趣。酒庄建筑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大量使用贺兰山东麓的砾石与本土石材,墙体肌理与产区地貌形成天然呼应。庭院设计借鉴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的精髓,曲径通幽的廊道串联起酿造车间与地下酒窖,砖雕、木雕等传统工艺点缀其间,使西方葡萄酒酿造工艺与东方美学达成奇妙共鸣。  “我们希望建筑不仅是功能载体,更是风土文化的延伸。”酒庄负责人介绍,中式布局中暗藏“天人合一”的哲学:酿酒车间的朝向顺应季风走向,既保障自然通风,又与葡萄园形成“建筑-植物-土地”的生态闭环,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诠释产区特色的立体画卷。  在贺兰山东麓这片珍稀的酿酒葡萄产区,志辉源石将“守护风土”视为核心使命。酒庄采用有机农业管理模式,通过病虫害生物防治、自然堆肥等方式,减少化学干预;滴灌系统精准匹配黄河水资源,灌溉效率提升30%以上,废水经处理后100%用于园区绿植养护。  地下酒窖的设计更显巧思:利用山体自然温差实现恒温恒湿,较传统温控系统节能40%;墙体设计采用“每贺兰山的岩石,既隔温保温又带来凉意;走廊顶部则采用编织的葡萄枝条,为整个酒庄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一瓶酒的诞生,都不应以消耗自然为代价。”负责人表示,这种“轻干预”的环保理念,正让葡萄藤与土地形成更健康的共生关系。  在资源循环领域,酒庄构建了从生产到包装的全链条回收体系。酿造产生的葡萄皮渣经压榨、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料,反哺葡萄园;旧橡木桶被改造为景观花器或艺术装置,赋予“时间容器”新的生命。  调研团队在品鉴酒庄“山系列”葡萄酒时发现,其酒液中蕴含的不仅是风土风味,更有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如今,志辉源石的中式布局与环保模式已成为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标杆。  “我们希望证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环保可以共生共荣。”酒庄庄主在访谈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中式酒庄+生态农业”的融合路径,让贺兰山东麓的风土之美,通过绿色发展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马1.png



 


图为源石酒庄的储酒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马2.png


图为源石酒庄的“山之魂” 葡萄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马3.png


图为调研队在志辉源石酒庄内的合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责任编辑:马鑫蕊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