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怀揣着对葡萄酒酿造的无限憧憬,我在这个暑假踏上了前往宁夏银川美贺庄园的社会实践之旅。此次实践,不仅让我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更让我深刻领略到了葡萄酒产业背后的科技魅力、艺术韵味与匠人匠心。
初入美贺庄园,一座充满欧式风情的城堡式建筑巍然屹立,与周边连绵起伏的贺兰山、一望无际的葡萄园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进了葡萄园。贺兰山东麓这片黄金种植带,阳光慷慨地洒在每一株葡萄藤上,富含矿物质的砂砾土壤默默滋养着根系,而黄河水灌溉系统则为葡萄生长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水分,构成了得天独厚的 “黄金三角” 生长环境。
令我惊叹的是葡萄园里的智能监测系统,一个个小巧的物联网设备就像守护葡萄的 “小卫士”,实时采集着温湿度、土壤墒情等关键数据,并将信息同步到后台。讲解员介绍,这些数据会经过专业分析,为葡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让每一株葡萄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我们严格遵循‘限产提质’原则,每株葡萄藤仅保留6-8串果实。” 讲解员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更是对每一颗葡萄的尊重。
走进庄园内部,我瞬间被浓郁的艺术气息包围。油画、雕塑等艺术品与橡木桶、葡萄酒瓶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原来,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地下酒窖,整齐排列的法国橡木桶散发着迷人的酒香,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通过在橡木桶中的陈酿,葡萄酒会吸收橡木的香气,发展出更复杂、更醇厚的风味。” 酒窖内的智能监控系统也十分先进,能实时追踪每只橡木桶的温度、湿度及液位变化,确保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得到最精心的呵护。
在酿酒发酵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创新应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从葡萄采收、分选、压榨到发酵的全流程,都实现了数字化管控。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各发酵罐的温度、糖度、PH值等关键参数,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精准控制发酵进程,确保每一批葡萄酒都能达到最佳品质。更神奇的是,这套系统还能自动生成生产数据报告,为后续的工艺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座谈环节,庄园展示了多款获奖酒款。美贺庄园2019年份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那深邃的宝石红、浓郁的黑醋栗与雪松香气,以及饱满的酒体结构,完美展现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独特风土;而斩获柏林葡萄酒大奖赛金奖的马瑟兰干红,以其独特的紫罗兰花香与黑胡椒风味,彰显了本土品种的无限潜力。品尝着这些美酒,我仿佛看到了从葡萄园到酒杯的每一个环节中,科技与匠心的完美融合。
此次在美贺庄园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深入了解了葡萄酒从种植到酿造的全过程,见识到了现代科技在葡萄酒产业中的广泛应用,更感受到了艺术与葡萄酒交融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葡萄酒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未来,我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美贺庄园橡木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图为讲解员介绍酿酒设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与美贺酒庄合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 供图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