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赵培雯)6月底,一支朝气蓬勃且满怀热忱的队伍——“志在雁行队”,积极响应时代对青年担当的召唤,怀揣着奉献社会、传递温暖的坚定信念,踏上了在西安多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征程,开展为期9天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公益行动,更是一次青年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奉献追逐梦想的深刻实践。
时代呼唤担当,青年勇立潮头。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号召下,西安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组建了“志在雁行队”,旨在通过志愿服务缓解景区人员压力,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同时,通过实地参与,让队员们了解文旅行业的情况,积累实践经验,为自身成长发展获取有益参考。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观文旅现状,行文旅志愿。
当下,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交流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热门景区在旅游旺季常面临游客数量激增与志愿者短缺的矛盾,这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给景区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志在雁行队”的队员们前往钟鼓楼、陕西历史博物馆、城南客运站、西安城墙和雁塔区青年服务站五个站点进行温暖传递。在这些地方,队员们主要进行文明旅游宣传、文明引导、人流疏导和旅游咨询这四项服务内容,为游客带去了全方位的游览体验:一方面,队员们凭借自己对实践地点的熟悉程度和以往志愿服务经验,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游览帮助;另一方面,针对特殊人群,队员们会关注他们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社会需求,更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锤炼了本领,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图为实践队员志愿过程
积极宣传,进行采访问卷调查。
团队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还进行了文旅对大学生成长作用的调研工作。通过采访景区工作人员及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团队收集了相关数据资料。此外,团队设计并实施了问卷调查,以分析文旅实践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关联性。为扩大活动影响,团队在校内组织了宣传活动,向同学们介绍志愿服务情况。这种“校外实践与校内宣传”的模式有助于提升同学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
图为校内宣传外展
图为校外问卷调查
这个暑期,“志在雁行队”在文旅志愿服务的征程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队员们通过志愿服务缓解了景区志愿者短缺的压力,通过校内宣传外展激发了更多同学的青春热情,通过问卷调查探索文旅实践与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逻辑。未来,西安财经大学“志在雁行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更多精彩篇章,让文旅志愿服务之光照亮更多人的成长之路!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