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西安培华学院培小文·星盏实践团一行9名大学生志愿者抵达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计划通过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安全防护教育等措施,服务当地留守儿童。
赵石畔镇政府对此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成立了专门工作对接小组。镇政府协助团队完成教学及生活物资安置,并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详细介绍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家庭状况及教育水平等关键信息,为精准帮扶提供依据。活动启动当天,塔湾镇党委书记韩强到场,对实践团深入基层表示肯定,并承诺将协调资源,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为增进与孩子们的了解,实践团组织了“击鼓传花”、“萝卜蹲”等破冰游戏。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演唱童谣、背诵古诗等形式展示才艺,现场气氛活跃。
在学业辅导环节,团队成员发挥专业特长,实施个性化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品读经典文本,提升文学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则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并运用英语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注重鼓励式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学习能力和兴趣。
培小文·星盏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当地需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服务。团队将秉持公益初心,通过学业辅导巩固儿童知识基础,在陪伴中传递积极能量,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依托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协作,团队有信心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持续为乡村教育和留守儿童成长贡献力量。(通讯员:李文卓 柴瑞渊 丁雅洁)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