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关注乡村留守儿童成长,加强红色文化在乡村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教育,长安大学建工学院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河南洛阳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帮扶与红色精神传承。
7月13日早,实践队在两位当地学生的热情协助下,正式开启了对樊村初级中学初二85班部分学生的家访工作。在家访过程中,队员们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队员们详细询问了学生在家中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深入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学习难点以及学习动力等方面。在交流中,队员们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辅导资源,这也让队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此次教育帮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队员们向家长和学生详细介绍了后续即将开展的主题团课活动,诚挚邀请他们积极参与。此次家访收获满满,不仅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和学习情况,还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图为实践队员去学生家访的行进图 杨硕飞 供图
考虑到部分学生距离较远,实践队决定通过电话的方式邀请更多同学参加团课。14点30分,队员怀着期待拨通了第一个电话,队员耐心、细致地向家长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实践队的来意以及团课活动的意义。家长们对团课活动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意向,但很多学生对活动缺乏兴趣。整个下午,实践队队员们不厌其烦,逐一联系了班上所有住得较近同学的家长,对于部分家长,队员们更是多次沟通,反复介绍活动内容和意义。队员们付出了诸多努力,可惜的是最终仅有寥寥几位同学同意参加团课。
图为实践队员对樊村初级中学85班同学进行家访。 王旭东 供图
此次团课以庆祝七一建党节为主题,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厚植
爱国情怀的重要使命。实践队员们提前来到校门口,迎接前来参加团课的同学。6点左右,团课正式开始。实践队员们精心准备,以激昂的语调,讲述党的光辉历程。队员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带领同学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征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积极与队员互动,主动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现场气氛热烈而浓厚。
图为实践队员为学生讲授团课。 王旭东 供图
团课结束后,天色渐暗。为确保每一位同学的安全,实践队员们亲自将步行前来的同学送回家中。在送学生回家的路上,队员们与学生继续交流团课的收获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对于骑车前来和由家长接送的同学,队员们也将他们安全送到校门口,反复叮嘱注意交通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与学生合照 王旭东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家访深入了解了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管在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队员们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没有丝毫懈怠。通过主题团课,队员们成功将红色精神传递给了同学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爱党的种子。未来,实践队的队员们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责任感,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育帮扶方式,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黄晨曦)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