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春播撒兴农梦,科技赋能种业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07-17 浏览:

image.png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孟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5日至7月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耕‘芯’逐梦”实践小队赴陕西省杨陵区聚焦种质资源与推广路径展开深度调研以及服务活动,用青春力量绘就种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田间调研:走访问需,探寻种质资源“新密码”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杨凌示范区的万亩良田上,一支大学生实践小队已穿梭在阡陌纵横的田间。他们一边帮农户们除草一边了解当地种植情况,用脚步丈量农业生产的每一寸土地。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村民了解种植情况

“现在种地可跟过去不一样喽!”老农张大爷擦着汗对队员们说,“以前都是自家留种,现在都爱用农科大推荐的新品种。产量高了,抗病性也强,我们老农民就靠着好种过日子呢!”

张大爷朴实的话语引发了队员们的思考。经过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走访了数个村庄、访谈了数十位农户后,队员们对当前种业发展现状有了更立体、更深度的了解,既看到了种源自主可控取得的进展,也认识到在育种技术、品种推广等方面仍存在的短板。这次调研让年轻的大学生们真切体会到"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深刻含义,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扎根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青春决心。

科技助农:AI赋能,解锁智慧农业“新技能”

夕阳的余晖洒在杨陵区夹道村的阡陌间,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正手把手教农户使用手机上的AI识别系统。"来,张姨,您对着这片发黄的叶片拍个照,系统马上就能诊断病因。"队员林同学耐心地演示着。随着"滴"的一声提示音,手机屏幕立即显示出诊断结果,并推送出精准的用药方案。更让农户们惊喜的是,系统还能根据当地农资店库存,推荐最近的购药点。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教村民下载AI软件

“实践队建立了“1+N”帮扶机制,每个队员定点指导5户农户。短短一周,村里就涌现出十多位"AI诊断能手",他们又自发教会更多邻里。

夜幕降临,村民活动室里却灯火通明。农户们围着实践队员,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今天的诊断案例。手机屏幕的亮光映照在一张张笑脸上,照亮了科技兴农的新希望。

种梦课堂:强国有我,播种少年科技兴农梦

晨光熹微,实践队的成员们背着行囊来到了杨陵区曹新庄的活动室,他们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种梦课堂”。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述中国农业发展史

“同学们,从石器时代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科技兴农,中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实践小队的冯同学为曹新庄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农耕文化发展史的讲解。她从后稷的传说讲到杨凌农科城的发展,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窑两院士”的故事讲到现代育种团队的新突破,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image.png

图为孩子们种的“梦想花”

随后,实践队的队员们给孩子们分发了可种植的种子纸和小花盆,孩子们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我想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我要当兽医,救助流浪的小猫小狗”……孩子们踊跃地分享着自己的梦想,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队员周同学也深受触动:“孩子们的热情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三农的决心,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新农人’,把青春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活动最后,孩子们和实践队员一起将种子种下,相约等种子发芽时再相聚。

image.png

图为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既让孩子们了解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又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曹新庄村的崔书记感慨道。实践队成员们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这些“梦想种子”的成长,未来还会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农业科普活动。

当村民们的手机弹出一个个AI对话框,当孩子们“发芽”的梦想在窗边摇曳,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带着希望与力量满载而归。队员们相信,当科技与青春在这片沃土上相遇,终将绽放出最美的乡村振兴之花。此次实践活动,西农学子以专业知识为笔,以乡土大地为纸,在杨凌这片农业热土上写下了青春与志愿的生动篇章。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让科技扎根乡土,用青春续写担当。

责任编辑:李孟阳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