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长安大学赴贵州暑期社会实践队即将启程。队员们将深入贵州基层,聚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努力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发展,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6月17日晚,实践队召开了首次全体会议。会上,指导老师杨东民围绕实践主题解读背景意义,对实践工作进行了精准指导,提出了潜在问题及应对建议。随后领队吕相滨对团队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为实践开展筑牢基础。
图 1 第一次会议
7月11日下午,实践队第二次行前会议召开。杨东民老师紧扣学校暑期实践要求,重点强调了安全问题:全体队员重温出行、联络规范并巩固急救知识。领队吕相滨结合兴义、贵阳两地行程,细化每日任务清单,明确调研访谈、推普宣讲等环节的具体流程与责任到人,确保方案落地可行。
图 2 第二次会议
未来十天,实践队将深入兴义、贵阳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全体队员将投身乡村发展与民族团结实践,砥砺成长、贡献力量,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奋力书写“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答卷。
图 3 团队成员合影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