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自《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颁布以来,太原市以统筹协调为纲、政府引导为引、市场运作赋能、全社会参与为基,上下联动攻坚,在绿色标准制定、转型长效机制构建与政策体系完善等方面硕果颇丰。2025年7月13日,为深入调研城市居民绿色生活践行实况,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发展,长安大学学子奔赴太原市住宅小区,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调查实践。此次实践聚焦小区绿化、垃圾分类及爱回收装置推广等核心领域,力求描摹城市绿色生活的当下图景,探寻未来发展路径。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荣膺国家建筑行业殊荣“广厦奖”的恒大绿洲住宅小区,对绿化景致展开细致考察。在与小区居民的围谈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大家对小区绿化的高满意度——这片葱茏不仅以满目生机扮靓了家园,更成为茶余饭后休闲小憩的惬意之所,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愿景照进现实。
实践队前往恒大绿洲小区调研
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实践团队的关注焦点。走访中,同学们看到小区内分类垃圾桶配置齐全,垃圾分类指南清晰上墙,硬件基础已然夯实。但细察之下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居民在执行时存在疏漏,分类不准、随意丢弃的现象偶有发生。对此,实践队员主动化身“绿色宣传员”,向居民们细致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与正确方法,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示范指导等方式,用青春声音唤醒环保意识,引导大家养成规范分类的良好习惯。
实践队员关注垃圾分类情况并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重要性
爱回收小区废物回收装置的落地,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打开了全新窗口。“有偿回收,聚废为宝”的理念在此处深入人心:居民将废旧纸张、塑料瓶等物品投入回收装置,既能获得小额收益,又为资源再生贡献力量。这种“环保+惠民”的模式,极大调动了居民参与热情,也为减轻环境负担立下汗马功劳。不少居民坦言,有了这些回收装置,日常废旧物品的处理从“麻烦事”变成了“省心活”,环保行动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
实践队员们了解有偿回收装置
此次调查实践,让同学们对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他们将悉心梳理分析调研数据,撰写出详尽的调研报告,为城市绿色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同学们也期盼以己之力,唤醒更多人对绿色生活的珍视与践行,携手共绘美丽家园的生态画卷。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