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要求,6 月 27 日,“胶东红途,薪火相传”调研队前往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长王子豪带领队员吕伟、张宇彬、朱炜民参与其中,在探寻胶东红色历史的过程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当日上午,调研队成员抵达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一进入馆内,浓厚的历史氛围便包裹着众人,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文物、泛黄的史料照片,无声地诉说着胶东大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过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有序参观了各个展厅,从胶东党组织早期的艰难创建,到抗日战场上军民同心的浴血奋战;从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胜,到新时代胶东地区的蓬勃发展,每一个篇章都清晰勾勒出胶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的奋斗轨迹。
图为实践团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在 “烽火胶东” 展厅,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吸引了队员吕伟的目光。讲解员介绍,这是抗战时期胶东八路军战士使用过的武器,当年战士们就是凭着这样简陋的装备,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吕伟仔细端详着步枪上的每一处磨损,轻声感慨:“正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图为抗战时期胶东八路军战士使用过的枪
来到 “英模事迹” 展区,张宇彬被英雄母亲吴胜令事迹深深打动。 她将两个儿子、两个女婿都送去参加了八路军。当她得知已是副营长的大儿郭守全牺牲了,二儿负伤时,她呆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位坚强的母亲来到了儿子的战友中间,忍住内心的悲伤,强作平静地说:“守全是我生的,是党把他培养成人的。”“这是胶东根据地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她更是一位伟大而坚强的战士,是一座照亮信仰的灯塔。”张宇彬在他的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
图为讲解员讲解着吴胜令的事迹
队员朱炜民目光则被一张革命烈士证明所吸引。这张证明虽已有些褪色,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张薄薄的证明背后,是一位年轻生命的奉献,是革命烈士用热血书写的忠诚。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传承。” 朱炜民动容地说。
图为理琪烈士革命烈士证明书
队长王子豪在参观过程中始终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时与队员们交流感受。他表示,胶东革命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斗争精神,是激励当代青年奋勇前进的宝贵财富。通过此次实践,大家不仅加深了对胶东革命历史的了解,更在精神层面受到了深刻教育,未来调研队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让更多人了解胶东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此次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之行,让胶东红途,薪火相传调研队的队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他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心灵感悟革命初心,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让红色薪火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