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子赴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2025-07-15 浏览:

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民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的指引下,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257月赴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支由师生组成的团队以非遗文化为媒介,通过墙绘、漆扇、锤草印花和纸编等系列活动,为孤独症儿童打造沉浸式疗愈环境,践行“医教结合”与“活态传承”,助力孩子们在艺术中绽放生命华彩6ab09da196f63c303d3b5a8ad112f67.png

墙绘添彩:打造自然认知疗愈空间

          7 4日至 6日,服务队以 “自然认知” 主题墙绘项目。前期通过与康复中心教师深度沟通,团队结合孤独症儿童认知特点设计方案,采用 “错峰绘制” 模式,利用课间、休假等时段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康复训练的干扰。最终走廊墙面化作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既为孩子们营造了兼具教育性与艺术性的成长环境,也以视觉艺术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感知自然世界。

6fe6d7846c102f57add3395c093ec5b.png

非遗课堂:让传统技艺触达童心

         7 7日至 9日,服务队将三项非遗技艺依次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文化根脉:“小扇摇摇,童画非遗”:志愿者们以国家级非遗漆扇为载体,简化漂漆工艺流程,指导孩子们通过 “滴色 勾纹 拓印”,将水面流动的色彩定格为独一无二的扇面纹样;“小锤轻敲,花影拓印”:孩子们选取格桑花、玫瑰等富含汁液的植物,用小木槌轻敲将其自然纹理拓印在布袋上,在与草木的互动中感受非遗的天然意趣;“巧手编织,纸艺传情”:流传千年的纸编技艺课堂上,孩子们在艺术人文学院师生的指导下,用彩色纸条编织出充满童趣的作品,在穿叠拼接中锻炼动手能力,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e1a4e632784571261ee29eb7404ff9a.png

8f06bedb3697ba6af13363de11627fb.png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是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将美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生动探索。当非遗的灵动遇见童心的纯粹,传统技艺成为情感传递的纽带,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成长注入文化力量。未来,团队将深耕康复服务,让非遗文化在融合共享的蓝天下,助力特殊儿童绽放独特生命华彩。



责任编辑:田文钰 张缤月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