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访两座文学艺术馆探寻民间文学的乡土根

西安外国语大学“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暑期社会实践团 2025-07-15 浏览:

2025年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神东村王老九文学艺术馆与南阳村贺丙丁文学艺术馆,开展民间文学专题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梳理两位民间文学家的创作轨迹,挖掘乡土文学与乡村生活的深层联结,为当代大学生理解民间文化传承提供鲜活样本。

走进神东村王老九文学艺术馆,木质展架上陈列的 50 余件实物史料立刻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馆内工作人员介绍,王老九作为 20 世纪著名农民诗人,其作品以“诗言志、歌咏情”为特色,现存《进西安》《王保京》等经典诗作200余篇,均以关中方言为基底,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实践队员们在《王老九诗集》手稿复刻展区驻足良久,仔细辨认泛黄纸页上“汗珠摔八瓣,换来粮满仓”等诗句,感受文字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王老九参加历届“文代会”的代表证罗雨佳 供图

“这些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咱农民的心里话全说透了。” 馆内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翻身记》选段说,自己年轻时就是读着王老九的诗参加农业生产的,如今能为年轻人讲讲这些故事,觉得特别有意义。实践队员们围绕诗作的创作背景、语言特色等问题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记录下 10 余条关键信息。

转战南阳村贺丙丁文学艺术馆,队员们首先观看了馆内播放的纪录片《快板里的乡村》。该片记录了贺丙丁从 1948 年开始创作民间曲艺的历程,其代表作《学雷锋》《夸社火》等作品,以快板、秧歌等形式反映不同时期的乡村变迁。馆内“创作场景复原区”按 1:1 比例还原了贺丙丁的书房:煤油灯、粗瓷砚台、绑着布条的钢笔,以及堆放在墙角的田间劳作工具,直观展现了“田间写稿、地头排练”的创作状态。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采访贺丙丁先生。岳思滢 供图

“贺老常说,创作要‘脚踩泥土、眼望乡亲’。” 馆内负责人介绍,贺丙丁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70余年,核心在于始终扎根乡村生活。实践队员注意到,馆内专门设置了“当代传承”展区,展示着30余名村民的新作品,其中既有记录脱贫攻坚的快板小段,也有描绘乡村振兴的诗歌作品。

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发现两座艺术馆在运营模式上的创新之处:神东村通过“诗歌 + 文旅”吸引游客体验农耕生活,南阳村则开展“曲艺 + 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学习传统艺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两座艺术馆累计接待参观者超8000 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3场。

“这次走访让我们明白,乡土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践队队长杨雨欣、王嘉玉总结道,团队将整理此次收集的调研报告,计划整理成系列图表数据,并通过校园公众号推送相关内容,让更多同龄人了解民间文学家的故事。

image.png

图为“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贺丙丁文学艺术馆内合影。岳思滢 供图


责任编辑:罗雨佳
相关文章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