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共商共享建设美好乡村,乡村振兴绘就幸福蓝图

2025-07-16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与指示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于到“乡村振兴”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神木市(县级市)张王庄村,探寻当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独到经验。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委会王书记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供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的任务,而且是关乎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要指示安排,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市大力支持和保障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培育和壮大乡村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推进,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深入探寻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总结当地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有益经验,实践团成员深入神木市张王庄村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采访基层干部、实地考察当地特色产业,理顺了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独到经验。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村委会王书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供图

在采访中,张王庄村村委会王书记首先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张王庄村的发展概况:“村委会领导班子始终以全体村民利益为重,立足时代条件及时调整村庄经济发展策略,在经历了“易地搬迁”、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后,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持续向好。”张庄村历届村委会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张王庄村位于神木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始终把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依托。首先村委会引导村民由交通不便的山区搬迁至距神木市主城区仅有几公里的地区,后来伴随着神木市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张王庄村委会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土地租赁、门面房出租等方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在提升全体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将健全村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推进。民有所需、必有所应,张王庄村党委始终秉承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村委会全体干部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到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从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到丰富多样的书籍报刊,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小事”织就了服务和保障民生的“保护网”,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全体村民真正在发展中受益。

image.png

图为张王庄村党群中心活动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供图

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张王庄村村委会积极推动构建“共商、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制,“干群携手”,共同画出基层治理的“同心圆”,不断地增强全体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例如,近年来,当地村委会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留守老人持续增长的状况,村委会领导班子积极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在征得对数村民同意的情况下,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张王庄村互助幸福养老院,通过统完善的管理制度,解决家庭养老“后顾之忧”,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全体村民都能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受益。

image.png

图为张王庄村互助幸福养老院食堂标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珥晴供图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从来都不是停留在口头的标语,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无数党员干部奋斗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用实干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共享发展红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通讯员  张效宁

责任编辑:张晓宁
相关文章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开展实践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开展实践活

文化乃国之重器、民族之魂,对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将贵州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加速构建多彩贵州文化强

深耕葡园育人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曹辛庄

深耕葡园育人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曹辛庄

深耕葡园育人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曹辛庄教学实践基地纪实 编辑:黄秀鲜 莫海斌 自199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立以来,便肩负着开创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助力产业发展的使命。历经近三十载的探索与积淀,学院不仅在理论研究领域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