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

西安外国语大学“觅泥土馨香,寻 2025-07-16 浏览:

西安外国语大学探寻新时代农村写作发展对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七月十四号赴陕西关中临潼区神东村和南杨村开启了为期一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助力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会议精神,主动深入了解王老九文学艺术馆和贺丙丁文学艺术馆,并向神东村王书记以及贺丙丁儿子贺建军进行有关农民写作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新时代农村写作的现状以及困境,做好助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作用。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王老九文化艺术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思滢 摄

踏遍田畴寻妙笔,叩问乡土探新篇

张玉婵,张玉婵,上炕剪子下炕镰头发剪成短帽盖,大脚活洒一溜烟。回家忙拉二尺半(风箱),洗净手儿和白面,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秋收冬藏民消闲,她在冬学把书念。两月识字整五百,攒下知识常使唤。王书记先给我们吟诵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王老九的诗歌《张玉婵》,告诉我们王老九的诗歌全都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是农民当家作主的象征。尤其是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农民的精气神王老九的诗歌现的主要内容,也是王老九诗歌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书记接着向我们介绍了神东村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前景的构思。他指出,东村的建设应以党的建设为中心,同时开展新的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促进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并表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坚持党的建设,同时要保证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

在文化建设方面,神东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朗诵活动,达到“大手拉小手”式的小孩带动家长式的文化传播效果,同时展开众多大型诗歌组织活动比如“诗歌赛”,向全国范围征集农民诗歌并取得显著成果。同时,王书记指出将来要打造“诗文化一条街”,加强诗风传承。展现神东村崭新的精神风貌建立幸福、美丽、宜居的新神东。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神东村王书记 岳思滢 摄

访村落拾珠缀文,助振兴以笔为舟

到了下午我们来到了贺丙丁文学艺术馆,接待我们的是他的小儿子贺建军先生,贺建军先生对于我们的来访特别的重视,手写了五张关于父亲贺丙丁创作以及诗社的相关介绍。

在采访中,贺建军先生从建馆到发展至今的整个流程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充满了自豪感。贺丙丁的诗歌内容来自于农村主要是揭示社会现实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

贺炳丁文学艺术馆得到了相关政府的支持,但也面临着知名度低,被篡改名誉权等众多行为,致使贺建军先生没有将何丙丁的众多书籍投放市场,自己编写的书籍,无条件的赠送给只有50多名的诗社成员和对此感兴趣的人。但总的来说 了解并参与其中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因此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诗社氛围浓郁,且受到周边村民的认可。在诗社里大家每年一次到两次进行比赛和研讨大会,有时在村民结婚时邀请诗社成员在婚礼上进行赛诗,以达到美好祝愿的目的。但因为在网络上进行极少的相关的运营,故而发展机遇较少,因此,我们呼吁应该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同时政府需加强对其保护力度。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南杨村贺建军先生  岳思滢 摄

秉赤诚护文脉,聚合力兴乡魂

两位受访者虽身份不同,却同样以质朴纯粹的态度对待农民文学:他们不事张扬,却用实际行动延续着乡土创作的血脉;他们热情接待来访学子,倾囊相告背后,是对农民文学被更多人看见的深切期盼。

当前,农民文学面临传承断层、知名度不高、权益保护不足等困境。王老九、贺丙丁等农民作家的作品,是农耕文明的鲜活注脚,是乡村变迁的真实记录,更是基层群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守护农民作家,就是守护扎根大地的文化基因,就是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刻认识到:农民文学的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既要搭建展示平台,让乡土文字走出田野;也要加强权益保护,让创作者的心血得到尊重;更要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其中,让“田埂上的诗行”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唯有如此,才能让农民文学这朵绽放在乡土的文化之花,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持续芬芳。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南杨村贺建军先生  岳思滢 摄

责任编辑:房一凡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