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包装,长安大学学子助力店坊河村特色产业“出圈

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5-07-16 浏览:

乡村振兴东风劲,产业升级正当时。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推动乡村产业向品牌化、集约化和绿色化转型,品牌化建设已成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此背景下,特色产业包装作为连接田间与市场的“形象大使”,其品牌价值和传播功能日益凸显,成为激活市场活力、推动优质产品走出乡村的关键一环,也为乡村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7月13日,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商南县赵川镇店坊河村,与村党支部副书记魏国成展开交流。据介绍,该村现有常住人口1900余人,村小学在校学生数十名。多年来,依托“千万工程”政策支持,村内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标准农田实现喷灌全覆盖,生活垃圾实行每日清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千亩瓜蒌、千亩绿茶、万亩板栗、十万头生猪、百万袋食用菌”的五大产业体系,已成为村庄发展的坚实根基。而这些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正亟待一套能彰显商业价值的“新衣”,为其走出大山、拓展销路提供助力。

店坊河村与长安大学建立了长期结对帮扶关系,并连续多年开展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由该校学生设计的“店坊之翼”项目已成功落地村民广场,成为富有特色的休憩设施。村“两委”干部表示,期待实践队能以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村庄发展注入新力量。实践队指导老师李凡表示,店坊河村特色产业根植于好山好水,绿色有机的特质是其最大竞争力,而包装则是传递这份价值的关键媒介,不仅是产品的保护壳,更是吸引消费者、讲好乡村故事、树立品牌形象的“名片”。

为此,实践队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产业特色与包装需求。在整合调研数据并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理念进行多轮研讨后,已初步完成针对五大特色产业的包装方案。

1瓜蒌(1).png

瓜蒌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效果图(实践队员薛志鹏设计)

2茶叶(1).png

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效果图(实践队员王一博设计)

3板栗(1).png

板栗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效果图(实践队员王一博设计)

4猪肉(1).jpg

猪肉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效果图(实践队员罗海丹设计)




5香菇(1).png

食用菌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效果图(实践队员薛志鹏设计)

从“店坊之翼”的空间改造到特色产业包装设计的细节打磨,长安大学建筑学院与店坊河村的合作,始终循着“专业赋能乡村”的脉络不断延伸。这场“量体裁衣”的实践行动,不仅是对“千万工程”中“产业兴旺”要求的具体落实,更彰显了青年学子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当带着山林气息的包装走出大山,承载的不仅是优质产品,更是校村携手共绘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崔雪莹
相关文章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