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生跨越千里,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学生齐聚新疆五家渠市共青团农场,以“传承兵团精神,践行爱国担当”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一行首次前往中粮长城酿酒葡萄基地,唐廷霞露酒庄,兵团农业机械化主题展览馆,共青团农场参观学习,感受“兵团精神”深刻内涵。
感悟戈壁匠心,品读产业自信
在炽热的阳光下,学生们踏入作为中粮长城酿酒葡萄基地的唐庭霞露酒庄,手持修枝剪为雷司令葡萄进行“塑形”,精准地剪除葡萄植株60公分以下的枝叶,为植株通风降湿的同时,让阳光充分洒向果实。而在唐庭霞露酒庄的现代化车间里,学子们见证了天山北麓的葡萄如何借助法国压榨设备、4G酿造技术,蜕变为荣获国际金奖的佳酿,亲身感受到“中国酿”所蕴含的技术自信、文化自信与风土自信。专业特色成为传递爱国情的载体。
葡萄园夏季修剪
参观唐庭霞露酒庄
在共青团八连,带队教师向居民展示品鉴酒款并讲解葡萄酒知识,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葡萄酒品鉴会,干白的清爽干冽与干红的馥郁橡木香气,一一展现着戈壁滩上的“兵团风土”。从丝路葡萄美酒到兵团大金奖,杯中流淌的是文明交流与产业奋斗史!
葡萄酒品鉴
赓续英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
在八连宣讲现场,“用生命托举家国”的拉齐尼·巴依卡,在暴风雪中守护战友、冰河紧握巡逻日志学生“帕米尔雄鹰”,当地居民们回忆起父辈“献了青春献子孙”等兵团往事成为实践团的生动教材。青城社区里,孩子们争相登台复述英雄故事,伟大的英雄精神在小小的心灵里深深扎根。
青城社区小朋友主动登台宣讲
95岁的老军垦汤仲龙同志饱含深情地向实践团的师生一行讲述了戈壁变绿洲的垦荒历史,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在共青团四连,学生和职工们共同绘制了一幅五米长的爱国画卷。画卷中描绘了农场的今昔变迁,笔墨之间串联起“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情怀。
汤仲龙同志分享兵团故事
绘制五米长卷
农机迭代诉革新,新农答卷绘振兴
在农业机械化主题展览馆,实践团成员目睹了从贵州造第一代采棉机到智慧农机模型的技术更迭,感受了兵团农业“从手工农具到全国领先”的革新之路。
参观兵团农业机械化主题展览馆
此外,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探访农业现代化前沿。新途农业的“鱼菜共生”基地——787亩土地上,鱼池尾水净化后滋养蔬菜,23座温室渔池与122座种植大棚构成绿色循环链。“研学+文旅+乡村振兴”的模式,为边疆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参观新途农业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跨越千里的青春脚步丈量兵团热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担当。这场浸润式实践深刻表明:兵团精神不仅是镌刻于历史的信仰坐标,更是青年一代扎根大地、服务边疆的行动指南——以专业赋能产业,以初心赓续血脉,方能在新时代续写爱国担当的壮丽篇章。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