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传承两路薪火,担当青春责任
为进一步挖掘 “两路” 精神的时代内涵,实地了解青海交通事业发展历程,7 月 16 日,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实践队,继续在青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专业场馆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对 “两路” 精神传承与交通发展的认知。当日上午,实践队员前往的青海省博物馆,是全面展示青海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的重要场所。馆内公路主题相关展览系统梳理了青海地区公路交通的演进脉络,通过珍贵的历史实物、图文资料和场景复原,生动呈现了从古代驿道到现代公路的发展变迁,尤其突出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实践队员提供了直观了解青海交通发展史的平台。下午开展调研访谈的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作为青海交通行业的主管部门,在推动全省交通建设、传承 “两路” 精神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省路网中心、公路局等单位更是直接参与青海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图为实践队员抵达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实践队员的活动丰富而充实。上午在青海省博物馆,队员们重点聚焦公路主题展览,认真观看每一件展品,详细阅读文字说明,不时用相机记录关键资料,并围绕青海公路建设中的技术突破、精神传承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下午的调研访谈环节,实践队首先在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直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马进军的主持下,参加了 “两路” 精神调研座谈会。会上,实践队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目的与计划;随后,队员们参观了省路网中心,马进军副书记全面阐述了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在传承 “两路” 精神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及成效。座谈会后,队员们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针对性采访,深入了解 “两路” 精神在青海交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晚间,实践队员全员集合,前往格尔木,为后续调研活动做准备。
图为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厅直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马进军
图为长安大学郎亮明老师与青海省公路局党群工作部干部梁浩进行交流
当日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收获颇丰。通过博物馆参观,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青海交通的发展轨迹;而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各位领导的深入交流,则让大家对 “两路” 精神在当代交通事业中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队员们表示,这些经历为深入理解 “两路” 精神的丰富内涵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更加期待在接下来的格尔木之行中获得更多感悟。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