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韵催乡兴:陕西工大商贸学院 实践团访安康电商中心
安康讯(通讯员 赵妍雨 王喆熙 邵佳祥 摄)7 月 10 日,商贸学院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 “数字中国” 战略部署,赴安康市电商服务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此次活动紧扣 “电商赋能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核心目标,重点围绕数字化手段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电商平台拓宽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关键课题深入探究,为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贡献实践智慧。
在电商中心展示大厅,讲解员叶同志详细介绍了安康市的自然禀赋与资源优势。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自然资源富集,尤以特有的富硒水资源著称。富硒水中富含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多重健康益处,在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
讲解内容为实践团成员打开了一扇了解安康特色产业的窗口,使大家对当地丰富的特色产品资源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为后续探究电商赋能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实践团与电商中心张部长展开深入座谈交流。张部长结合自身在电商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就行业发展趋势及地方实践路径分享了深刻见解。他指出,当前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兴起,为电商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结合安康实际,张部长深入剖析了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强调 “电商已超越传统线上交易平台范畴,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新兴模式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有效激活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张部长的经验分享为实践团提供了重要启示,助力团队进一步深化对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的认识,为后续开展实践工作明晰了方向。
此次调研既是对电商行业发展态势的深度研判,更是对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具体探索。实践团成员立足专业所长,结合调研所得,规划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务实举措:开发富硒水 “健康溯源” 小程序,强化产品质量公信力;设计鱼干情感化包装,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策划毛绒玩具盲盒营销方案,创新消费体验模式。这些举措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既有助于增强地方特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将为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从全局视角审视,此次调研的价值远超具体实践层面。其不仅为安康市乡村振兴探索了数字化赋能的新路径,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通过数字化转型,农村地区能够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安康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实践,正逐步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范例,彰显出数字经济浪潮下乡村焕发新生的广阔前景,也为更多乡村借助数字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
安康电商服务中心之行,既是一次知识素养的提升之旅,更是一场实践行动的动员之旅。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调研学习为新的起点,切实把理论认知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展望未来,在数字经济的澎湃浪潮中,安康特色产业定能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