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工业大学“语桥探源,乡村拾音”推普实践队赴洋县平溪村开展

“语桥探源,乡村拾音”推普实践队 2025-07-17 浏览: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推普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语桥探源,乡村拾音”实践队于2025年7月7日至14日赴陕西汉中洋县平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

青砖石板听民声 推普惠民暖人心

“小白,‘薅秧’用普通话咋说?”村民何大爷向白鸽请教这是实践队创新开设的“语言走访活动,“语言走访依托村委会相关工作共同开展,重点在于摒弃传统的问答模式,用对话交流发现沟通难点。分批调研共100余户,发现当地人在讲普通话时常常出现“洋普话”的现象,村民常常容易混淆“zh、ch、sh”和“z、c、s”。声母韵母的不同成为洋县人难讲普通话、讲错普通话的真正问题所在。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尺度,一边纠正“洋普话”,一边分发调研表了解平溪村普通话普及情况。最终收集到整整200余份调研表,也收获了满筐的信任与温暖

image.png 

推普课堂进乡村 趣味教学润童心

实践队在村委会里开设的“推普小课堂”,成了留守儿童最期待的“暑期乐园”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特点,队员们把课业辅导与语言游戏结合通过互动解锁方言里的趣味词汇。 “不只是教发音,更要让他们觉得‘说普通话’是件有趣的事。”何玺贝说。课堂上,“普话方言互译”游戏深深吸引着孩子们

image.png

方言普话巧融合,助农增收成效显

行至田间地头,一片盛开的荷花吸引队员的注意。平溪村张大哥告诉队员:他从事莲藕种植近十几年,在平溪村有着300亩的鹮乡藕种植基地,农产品供销主要面向县城的超市,近期开始通过抖音等媒体进行电商带货,希望让家乡产品被更多外地人注意,却苦恼于普通话不标准而错失一些对外发展的机遇。队员们根据洋县方言的声韵特性为张大哥提出“普话交流,方言吸引”的双语带货模式,以富有音调特色的洋县方言增强直播效果,用普通话讲解鹮乡藕。7月12日在“语桥探源,乡村拾音”实践队的直播间,作为洋县人的何玺贝同学运用起了“双语带货”的模式,这场语言助农不仅为种植户张大哥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吸引到洋县当地媒体记者,被洋县电视台报道。

image.png

灯影腔调融方言,普话助力非遗传

实践队在村小组组长的带领下,走进陕西省非遗传承人何宝安的家中,何宝安说道何氏皮影的特色在于腔调,其腔调被称为“洋县灯影腔”,音调、板式结构独特,不雷同于任何一种民间戏曲,道白吐字清楚,行腔圆润,具有汉水文化独有的特点。它与洋县的特色方言密不可分。方言即是皮影的一大特色又成为了限制发展的短板,往往一场戏下来,观众难以理解戏剧的内容。针对问题队员建议在每分段开始之前,用普通话讲解戏剧内容,指明情感主旨。形成“一讲一唱”的皮影形式,借助普通话传播效率高的优势,降低观众对皮影戏的“理解成本”,用普通话推动非遗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让何氏皮影走出去,活起来。

image.png

7月14日实践队与村干部进行总结,共同交流一周以来的工作进展及成果收获。村干部翟侃表示:在实践队入村以来的一周时间里,平溪村村民的普通话意识得到了提高,小课堂中许多孩子收获了快乐学到了知识,村民们很乐意参加到套圈活动中去向队员请教普通话发音,对实践队的大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image.png

以语为桥,以声传情。本次实践中,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教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平溪村注入语言文化活力。推普不是替代方言,而是搭建一座桥以语言为桥梁,通过创新形式推普,挖掘方言文化价值,助力乡村产业与文化发展 ,让“语桥”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纽带! 


责任编辑:何玺贝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践队生态调研:解码强降雨下径流规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高扬红色旋律 谱绘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葡” 写新篇助振兴,GIS赋能绘蓝图 —— 西农资环学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