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格尔木市,走进公路文化展示馆,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深刻领会“两路”精神内涵,探寻公路文化与民族团结、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实践队员们踏入展示馆后,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引导下,有序参观各个展区。馆内丰富的实物展品、珍贵的历史图片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青藏公路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建设历程与发展变迁。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详细记录关键信息,深入了解了从建国初期艰苦卓绝的公路开拓,到新时代现代化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的全过程。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展馆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重点介绍了慕生忠将军带领筑路大军开辟青藏公路的英勇事迹。上世纪50年代,面对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寒缺氧、冻土肆虐、地质复杂等难题,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率领的筑路大军,用最原始的工具、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力,仅用7个月零4天就修筑了青藏公路的艰辛历程,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传奇,表现了筑路大军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敢当开路先锋的革命英雄气概,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展馆
此次参观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通过对公路文化展示馆的深入探索,队员们不仅全面了解了公路建设背后的艰辛与辉煌,深刻领悟到“两路”精神的伟大力量,更坚定了传承和弘扬先辈精神的决心。未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助力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青海公路文化馆人员合影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