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探寻天路印记,践行实践初心
为深入探寻青藏公路发展历程中的精神密码,近距离感受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图景,长安大学实践队在青海格尔木继续推进社会实践活动,7月17日,队员们走进当地标志性场所,开启了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实意义的调研之行。
上午参观的将军楼公园,是为纪念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者而建的重要纪念场所。园内保留着“将军楼”等诸多青藏公路建设时期的历史遗迹,通过实物陈列、图文展示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当年筑路大军在艰苦环境中修建青藏公路的壮阔场景,是传承和弘扬 “两路” 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慕生忠将军楼公园
下午前往的格尔木公路养护站,是保障青藏公路等重要道路安全畅通的一线单位,承担着公路日常养护、应急处置等关键工作,见证了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与养护人员的坚守。
图为格尔木公路文化展示馆内部陈设
图为青海省公路大楼内部陈设
当日,实践队员们行动充实且富有成效。上午在将军楼公园,大家认真参观各类展品,聆听工作人员讲述青藏公路修建时的感人故事,不时驻足沉思、交流体会,深刻感悟老一辈筑路人的艰辛与奉献。下午在格尔木公路养护站,队员们与养护站工作人员开展深入访谈调研,详细询问公路日常养护流程、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措施、养护技术的创新应用等内容,仔细记录访谈要点,对公路养护工作有了全面且直观的认识。
此次格尔木之行,让实践队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对 “两路” 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将军楼公园的历史印记到公路养护站的现实坚守,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老一辈筑路人的精神力量,也知晓了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易。大家表示,将把此次见闻转化为学习动力,传承和发扬 “两路” 精神,为公路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研究强降雨下黄土沟坡地表径流和根土层壤中流对不同草被盖度的响应,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专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开启三下乡实践之旅。此次三下乡实践之旅以 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要事。 为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以新媒体弘扬红色精神,以短视频助力红色文旅,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格局,2025年8月3日至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蒲公英实践队赴
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队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