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赴陕西蒲城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7月12日,蒲城大地夏意正浓,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满怀热忱与求知之心,顺利抵达蒲城县素有盛名的玉女手工坊驻地。一场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探寻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实践之旅正式拉开序幕。
一抵达,团队成员迅速完成驻地安顿,随即,一场务实高效的团队启动会紧锣密鼓召开。会议核心聚焦于为后续深入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带队张梦婷老师着重强调了实践期间的组织纪律性与人身财产安全,要求每位成员时刻绷紧安全弦;团队负责人文姝睿详细解读了未来几日的行程安排与核心任务,确保目标清晰;会议现场完成了科学的分组分工,明确了各小组职责,并围绕蒲城地域特色与玉女手工坊的核心技艺,初步研讨确定了重点调研方向与主题,严谨的部署为即将展开的实践筑牢了基础。

启动会后,团队成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积极熟悉驻地及周边环境,感受蒲城独特的地域风貌与淳朴民风。各小组抓住宝贵时机,展开组内初步交流讨论,结合启动会精神细化调研思路,成员间迅速建立起团队默契,为后续协作做好充分预热。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与玉女手工坊相关负责人及部分资深匠人举行了抵达后的首次正式座谈。双方就手工坊的发展历程、核心技艺特色、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青年力量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角色等议题展开了初步交流与探讨。座谈为团队深入了解调研对象、精准对接实践需求打开了第一扇窗。

此次顺利抵达与高效启动,标志着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实践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团队成员将以玉女手工坊为重要窗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用脚步丈量蒲城热土,用专业知识和青春视角,深度挖掘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探寻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活化路径,为非遗的薪火相传与乡村的文化繁荣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赴蒲城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供稿)
(2025年7月12日)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