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子赴李育才纪念碑诵读家书,忠魂回响砺初心

2025-07-18 浏览: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15日,信息工程学院“烽火家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渭南市澄城县李育才烈士纪念园开展红色家书活动。

英烈生平

   李育才(1917—1946),又名李践,陕西澄城人。少年勤学,受共产党员翟贞祥、刘振邦启蒙,埋下革命火种。1936年因家贫辍学,进入县平民工厂做工,同年以工人代表身份参与西安事变后的民众运动。1937年元宵后,他辞别亲人奔赴前线,加入八路军并东渡黄河,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决死队政治指导员、连长等职,在晋绥根据地多次参加反“扫荡”战斗。 

1941年12月,时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五团二营副营长的李育才在战斗中因枪械故障被俘,先后被关押于太原集中营和抚顺煤矿。狱中,他秘密组建党支部,两次越狱,于1943年3月历尽艰险归队。此后,他率部连战连捷,屡建奇功。1946年7月,在反击阎锡山部的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9岁,把生命永远定格在民族解放的征程上。

cd800959bfd2f3f6c0a621dd24799aac.png

4327a9277a5549e47c10b6d88447155a.png

秘卷求真

     步入纪念园,队员们驻足于镌刻家书节选的石碑前。轻轻擦拭碑面,斑驳字迹跃然眼前—— 

“致吾母:山河破碎,岂能独全?” 

“致战友:誓与阵地共存亡!” 

这封写于1942年春、修订于1943年归队后的家书,是李育才以热血写就的忠诚宣言。同学们俯身研读,指尖触摸历史温度,在斑驳墨迹中破译“忠诚”与“牺牲”的精神密码。

53867751619242f7242615ec155eccbe.png

6b75c75ff6881fdc8181402355c74ca2.png

沉浸学习

    带着石碑上的滚烫字句,全体队员在纪念碑下聆听一堂特殊党课。https://mp.weixin.qq.com/s/Vmg-S7yd-Xcrq2zABJfhIw学生代表郭婉、徐紫蕊以家书为引,讲述李育才“九死未悔”的铁血生涯:从进步工人到抗日战士,从战俘营的坚贞不屈到归队后的英勇作战,烈士短暂而辉煌的生命轨迹在讲述中愈发清晰。随后,全体成员齐声诵读,声浪回荡苍松翠柏间。全场肃立默哀三分钟,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b1580798-f5b2-4821-9a04-37639c74ebf6.png

f05a92fc0104df70b97692c955073428.png

8de53520-fde2-4f84-a280-dd7445b7c5d4.png

薪火传承

     青松肃立,石碑无声。这场跨越八十余年的对话,让泛黄家书化作照亮新时代的星火。活动尾声,实践团发出“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倡议:全体队员将以家书精神为炬,在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的赛道上接续奋斗,让烈士用生命铸就的信仰在实干中永续传承。

1a473243-841e-40c4-b076-b94e0c51adb1.png


责任编辑:朱菓涵
相关文章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