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长安大学“渝见青春”实践队参观重庆大轰炸遗址,走进大隧道惨案旧址,感受战火下民众的苦难与坚韧。同学们神情凝重,深切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晚上,队员们集中观看红色电影《最后58天》,更加直观感受到红岩英烈们的信仰与牺牲,精神深受触动。
7月14日上午,实践队走进重庆大轰炸遗址纪念馆。面对“六五惨案”浮雕墙和防空洞纪念碑,同学们神情凝重,心情沉痛。有人翻阅遇难者名单时低声感叹:“这不是过去的数字,而是沉重的生命。”亲历遗迹,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战火带来的创伤,更体会到红岩精神所蕴含的信仰力量与民族坚韧。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意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发展更需担当。作为智能车辆工程等专业的青年学子,他们表示,要将历史记忆化为奋进动力,把科技所学服务国家建设与人民福祉,用专业力量守护民族复兴的未来。
当晚,实践队员们在酒店集中观看了反映重庆历史与红岩革命的电影《最后58天》。影片真实还原了渣滓洞、白公馆的黑暗岁月。大家沉浸在紧张沉重的氛围中,随着剧情起伏,神情专注、几度落泪。许多同学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观影,更是一次灵魂触碰。革命者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重量,也让新时代青年更加坚定要把红岩精神融入自己的理想与奋斗中。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