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两路”精神传承弘扬,凝聚政企校社多方力量赋能城市品格塑造,共探“行走思政课”创新实践,7月18日,格尔木“两路”精神传承工作交流会议召开。长安大学学子带着青春视角积极参与,与各界代表围绕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激活红色教育等议题深入探讨。大家共商实地研学传承路径,青年学子以蓬勃朝气为“两路”精神注入新时代活力,让这一宝贵精神在互动中焕发新彩。
会上,格尔木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卢主任围绕“两路”精神渊源展开生动讲解。她从川藏、青藏公路修建的艰苦历程切入,讲述了数万军民在极端环境下用血肉之躯筑就“天路”的英雄故事,深刻阐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精神的形成脉络。针对长大学子,卢主任寄语:“你们肩负着交通强国建设的使命,‘两路’精神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同学们以筑路先辈为榜样,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让‘两路’精神薪火相传。”
长大学子以饱满热情积极融入交流研讨,结合专业视角与实践感悟,围绕格尔木“两路”精神传承实践展开探讨。格尔木作为“两路”关键节点城市,其传承使命与城市发展深度关联。实践队成员在交流中了解城市概况,“两路”建设历史溯源,明晰精神传承对自身成长的价值,这种理论认知与实地感悟的深度融合,让青年一代对传承“两路”精神的责任感愈发清晰而坚定。
此次交流,是长安大学“行走的思政课”的鲜活注脚。长大学子以青春视角解码精神内核,用实践思考碰撞传承火花。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悟,深耕专业,砥砺初心,让“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基因融入成长轨迹,在知行合一中书写新时代青春担当。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也将让“两路”精神在青春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精神传承、思政教育、青年成长的坚实纽带。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