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防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号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禁毒青力量 法治健康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陕西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地开展禁毒实践活动。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及指导老师綦玥、齐昱霖赴陕西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交流学习。
涂鹏泉警官带领实践团成员走进戒毒人员的生活区,并介绍道“我们对戒毒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从日常起居到集体活动均建立规范有序的制度;在生活保障方面,严格把控饮食安全,确保‘吃饱,吃熟,吃热,吃的干净卫生’。同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于管理中融入温情关怀,实现规范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实践团成员随后依次参观了传统文化习艺室、生物反馈VR干预治疗室等教学中心的功能区域。戒毒所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助力戒毒人员成功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在参观过程中,戒毒人员通过讲述亲身经历揭示了毒品的危害:从最初的“好奇尝试”到无法自拔的成瘾过程,吸毒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导致家庭经济状况下滑。这一真实案例使实践团成员认识到,毒品摧毁的不仅是个体,更是整个家庭的幸福。
在座谈会上,涂警官结合具体禁毒案例,分析了吸毒人员沾染毒品的原因,涉及个人心理、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多角度因素。随后,涂警官就如何在校园和社会层面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分享了经验与建议,重点介绍了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宣传策略、内容重点以及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图为涂警官讲解禁毒案例
图为禁毒问答环节
在交流问答环节,涂警官针对青少年涉毒诱因总结四点:一是心理空虚、生活缺乏目标;二是好奇心理驱使尝试新奇事物;三是受吸毒人员引诱误导;四是高学历群体(如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自恃知识储备充足而轻视毒品成瘾性,误判自身抵御能力。这些心理特征使青少年群体易成为毒品侵害目标,需针对性加强信任构建与精准普法。
图为实践团与戒毒所合照
翌日,在雁塔校区党建活动中心,实践团成员与陕西省新周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以“认清毒品危害,强化禁毒宣传”为主题的线上座谈会。
图为线上座谈会
张天乐警官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厉行禁毒方针,打好禁毒人民战争”。结合当前国际毒品形势,张警官分析了世界四大主要毒品产区——“金三角”地区、“金新月”地区、“银三角”地区和“黑三角”地区的产销特点,指出该态势对我国禁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为实践团成员记录会议要点
此外,张警官系统讲解了毒品成瘾机理以及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新型毒品的隐蔽性、迷惑性等特点,张警官提出了“提高警惕、谨慎交友、及时举报”的防范建议。
当前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实践团通过实地学习与线上座谈双线融合深化禁毒认知、筑牢思想防线、提升防毒能力,增强了投身禁毒人民战争的自觉。未来,成员将传递所学所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以青春力量筑牢禁毒防线,为禁毒事业贡献力量。
通讯作者:张毓桐 王紫涵 田子伊
指导老师:王弋铎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禁毒青力量 法治健康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地开展禁毒实践活动.zip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