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下乡|“锦水千针·绣里光阴”——建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省成都市皇汉绣庄开展蜀绣创新性保护与传承调研
2025年7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锦水千针·绣里光阴”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二站前往成都市皇汉绣庄杨德全蜀绣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团队通过深度交流、观摩代表性作品等方式,在前序调研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蜀绣技艺传承现状与创新发展路径。
聆听专业讲解 深挖蜀绣技艺内涵
在杨德全蜀绣博物馆,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讲解内容系统涵盖了蜀绣的历史渊源、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演变、蕴含吉祥寓意及地域特色的纹样设计(如山水民俗纹样),以及齐针、晕针、乱针、滚针等多种核心针法技艺。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成员们深刻领略了蜀绣技艺的博大精深,并对蜀绣艺人的精湛技艺表示由衷敬佩。
参观大师代表作 感悟传承匠心
实践团重点参观了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德全的代表作品。作为蜀绣领域的杰出代表,杨德全的作品兼具传统韵味与创新精神。《芙蓉鲤鱼》以细腻针法还原鱼鳞光泽变化,《熊猫》系列通过极简色彩展现蜀地生态特色。杨德全首创的“虚实乱针绣”技法,提升了作品中动物毛发、植物叶脉的立体感,其创新理念被弟子继承,目前正拓展至城市建筑、现代服饰等新主题创作。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杨德全在创作每一件作品时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心血,体会到蜀绣传承人的不易与坚守。
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 展望蜀绣未来
在调研中,团队特别关注到传统蜀绣与现代元素融合的创新作品,这些作品在保留蜀绣传统技艺精髓的同时,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展现了蜀绣的当代活力。例如:传统刺绣图案与现代服装的结合;蜀绣艺术融入家居装饰;经典吉祥图案与现代抽象艺术、卡通形象等现代元素的碰撞。,使蜀绣作品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对这些创新作品的研究,团队成员看到了蜀绣在当代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也为蜀绣的创新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结阶段成果 明确后续方向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进一步掌握了蜀绣传统技艺构成、特殊工艺难点及现代创新路径。下一步,团队将继续走访蜀绣工坊、非遗展厅等场所,收集更多一手数据,为形成蜀绣创新性保护与传承方案积累素材。同时,团队成员也将结合本次调研所得,进一步梳理蜀绣传承与发展的思路,为蜀绣的未来贡献青春智慧。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