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精准调研对接需求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

2025-07-19 浏览: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精准调研对接需求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

继7月13日顺利进驻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后,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于次日(7月14日)正式展开核心实践活动。在首日完成团队安置与初步沟通的基础上,次日工作紧扣“精准对接、深入调研、服务基层”的主线,重点围绕校长会议、家访调研及后续计划制定三方面展开,力求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坚实基础。

一、精准把脉需求:与校方深度会议锚定方向

实践次日一早,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指导老师某某某的带领下,与樊村镇初级中学校长爨治伟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举行了务实高效的工作对接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基于首日初步了解,进一步深入理解学校实情,精准把握帮扶需求,确保实践活动与国家政策要求同频共振。

image.png

图 1 长安大学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与樊村镇初级中学校长爨治伟举行工作对接会议  王旭东供图

会议紧密围绕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关于优先发展乡村教育的具体要求展开深度交流。爨治伟校长在首日介绍概况的基础上,更系统性地阐释了樊村镇初级中学的在校生规模、生源分布特点、师资构成、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瓶颈。他重点分析了服务区域内乡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态势对在校生的深刻影响,指出留守儿童现象普遍性及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支持弱化、学业辅导缺失、心理健康关怀需求迫切等问题。

会议聚焦核心议题进行细致研讨:

家访对象精准筛选:爨治伟校长结合学校日常管理记录和学生档案,详细列举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案例,涵盖经济困难、单亲留守、学业显著滞后以及隔代抚养等典型情况。双方在前一日初步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商定了次日及后续家访的优先对象名单,确保调研样本能真实反映镇内留守儿童的整体面貌和主要问题。

支教核心需求细化:针对学校提出的期望,双方进行了逐项沟通确认。校方明确表达了除基础课程补习外,学生群体在以下方面的迫切需求:针对薄弱学科(如数学、英语)的专项学习能力提升指导;结合建工学科背景开展的科普启蒙与兴趣激发活动;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疏导技巧;以及拓展视野、树立远大志向的励志引导。支教团队认真记录了每一项需求,并就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践难点前瞻研判:爨治伟校长结合本地实际,预判了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暑期学生居住分散导致召集困难、学生个体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异显著、部分家庭沟通配合度有待提升等。支教团队指导老师某某某汇报了基于预案设计的应对思路,如采用灵活时段、小班化或个性化辅导、家校协同策略等。

此次会议为支教团队深化了解樊村镇教育生态、精准对接国家政策落地需求提供了关键指引,标志着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教育需求的深度衔接。

二、深入田间地头:次日实地家访摸清留守实况

依据上午会议最终确定的调研方向和重点对象名单,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当日下午迅速分成四个工作小组,在爨治伟校长及该校教师的引导下,徒步深入樊村镇初级中学周边的多个自然村落,开展大规模实地家访与问卷调查工作。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精准掌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的政策要求,获取关于镇内儿童留守率及留守儿童具体家庭状况的一手资料。

image.png 

图 2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分组深入村落,在引导下前往学生家庭进行家访  杨硕飞供图

各组携带统一制式、内容详实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调查问卷》,严格遵循调研规范,逐户进行访谈。问卷内容设计紧扣调研主题,核心聚焦于:

留守现状统计:精确记录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情况、外出务工地点、返乡频率、联系方式畅通度等。

家庭结构与监护状况:详细登记家庭成员构成、实际监护人身份(如祖父母、其他亲属等)、监护人年龄、健康状况及文化程度。

生活与学习环境:实地了解学生的居住条件、学习空间、家务负担、主要经济来源与支出情况。

沟通与支持渠道:调查学生与外出父母的日常沟通方式、频率、内容深度;学生在学业辅导、情感倾诉、问题求助时的主要对象和途径。

image.png 

图 3支教团队队员在村民家中,耐心向监护人解释问卷内容,并进行细致询问与记录 王旭东供图

家访过程严谨细致。队员们克服方言沟通障碍,耐心解释问卷内容,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受访者提供详尽信息,并确保所有回答均被准确记录在案。队员们严格遵守调研伦理,尊重受访家庭意愿和风俗习惯,确保信息收集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通过次日密集走访,支教团队足迹遍布多个村落,成功访问20户学生家庭,完成有效问卷20份,实现了对樊村镇初级中学周边区域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初步摸底的目标。

三、明晰现状启新程:立足次日调研谋划精准帮扶

次日高强度的校长会议与深入家访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樊村镇的实践取得关键性进展。通过上午与校方的深度交流与下午扎实的入户调研,支教团队对樊村镇初级中学的整体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分布、主要特征及核心需求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基于次日获取的丰富信息和形成的初步判断,支教团队已着手整合分析《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核心信息,并据此开始规划和细化后续工作方案。团队将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先行”的理念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政策要求,结合樊村镇初级中学实际需求与学生特点,重点在学业精准帮扶、心理健康关怀、科普知识普及、理想视野拓展等方面,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活动内容与实施路径,力求后续工作能精准发力,切实服务于当地学生成长和乡村教育振兴大局。

长安大学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暑期社会实践队次日实践展现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心系乡村的责任担当。深入基层的精准调研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将持续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模式,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后续工作动态将持续报道。

通讯员:赵文淏


责任编辑:1364870694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