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建工学子在宜阳樊村中学开展“规范网络使用”主题支教活动,寓教于乐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5年7月15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的教室里气氛格外热烈。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童”
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这里开展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支教活动。继前期深入学生家庭进行细致家访、面向师生家长开展严谨问卷调研后,实践团将目光聚焦于当下乡村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议题——健康网络使用习惯的培养。当天下午,实践团成员黄佳攸为该校学生带来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的团课“规范网络使用,拒绝沉迷成瘾”,并在课后精心设计了系列线下互动游戏,将规范网络使用的理念巧妙融入欢乐的集体活动中,以知行合一的方式为乡村少年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暑期礼物。
图 1黄佳攸在讲台前专注讲解网络使用规范,台下樊村镇中学学生们认真聆听
专业解读网络双刃剑,科学引导防范成瘾
主讲人黄佳攸同学依托扎实的前期调研数据和权威理论,围绕“网络世界的魅力与陷阱”、“成瘾机制的科学认知”、“实用防范策略分享”三大核心模块展开授课。课程伊始,她援引权威机构数据指出,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青少年触网率持续攀升,2023年《青少年蓝皮书》数据显示,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4.2%,他们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在肯定网络作为信息桥梁与知识宝库巨大价值的同时,黄佳攸结合家访与问卷中收集的本校实例,深刻剖析了过度沉迷可能导致的学业滑坡、现实社交退缩、视力损伤及不良信息侵蚀等具体隐患。
“为什么刷短视频会让人不知不觉耗掉几小时?”黄佳攸以问题切入,融合心理学中的“即时反馈”机制与神经科学中的多巴胺奖赏回路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行为成瘾背后的科学原理。她特别强调:“这并非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而是平台精心设计的机制在起作用。认识它,是我们掌握主动权的第一步。”课程中,她系统传授了“四象限法则”进行时间管理、利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设置“无干扰时段”以及寻求现实替代性满足(如运动、阅读、面对面交流)等操作性极强的防范策略。
图 2实践团成员分组带领学生进行“反向指令”和“数字炸弹”游戏,学生们全神贯注
游戏赋能实践,线下互动筑牢健康防线
理论知识的浸润需要实践的巩固。团课结束后,实践团趁热打铁,精心策划了“拒绝沉迷·拥抱现实乐趣”主题互动游戏环节,将抽象的行为准则转化为生动可感的集体体验。活动负责人、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带队教师张连博老师阐释设计理念:“我们希望孩子们在真实的协作、沟通与即时反馈中,切身感受线下互动的魅力与满足感,这是对抗虚拟依赖最本源的力量。”
现场活动精彩纷呈,团队主要以反向指令显专注,数字炸弹练自控,谁是卧底促沟通三个游戏来实践巩固学生们对现实与虚拟网络之间的认知,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们理解生活中除了网络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可以充实生活。
游戏引入了趣味“转盘大冒险”作为激励与调节机制。转盘上精心设计了如“才艺表演”、“大笑15秒”、“跳一段小时候跳过的舞蹈”等促进现实互动的小任务。当有同学转动转盘并完成相应挑战时,总能引发全场的欢笑与鼓励。
图 3学生兴奋地转动“大冒险转盘”,周围同学充满期待地围观
扎根乡土需求,青春实践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相结合。本次赴宜阳樊村初级中学的支教实践,正是学院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社会服务、深入乡土中国肌理的一次扎实行动。实践团前期通过细致家访和问卷调研(样本覆盖该校超过50%学生家庭),精准捕捉到乡村青少年在信息化浪潮中面临的新挑战——网络依赖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的重要变量。
这次活动,从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到课程与游戏策划,都体现了建工学子出色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规范网络使用’,是守护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阻断数字鸿沟负面影响的必要之举
图 4实践团全体成员与樊村镇初级中学参与活动的师生在校园内拍摄大合照
随着游戏环节的欢声笑语渐渐平息,长安大学建工学院在樊村镇初级中学一天的实践落下帷幕。一张张洋溢着汗水与喜悦的年轻面庞,一次次在合作与挑战中建立的真诚连接,清晰印证了远离屏幕后现实世界所蕴含的鲜活生命力。这堂融合了科学知识与互动体验的特殊课程,如同在学生们心中悄然埋下一颗种子——认识网络的双刃本质,掌握与之共处的智慧,方能真正驾驭信息时代的浪潮,而非被其淹没。
投稿人:赵文淏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