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体察国情民情,找准赋能乡村振兴的着力点,7月15日上午,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岳麓星火传湘韵・青春寻迹耀红旗”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长沙县九甲冲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对退役军人、基地负责人周学良展开访谈,开启一堂融合知识普及与产业调研于一体的青春实践课。
(图为实践队员与周学良合影。通讯员 刘辛怡 摄)
“我是2019年决定回乡创业的,一是退役以后想自己干点事,二是对家乡还是有情怀的,想着如果能做起来,也能带动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周学良首先向实践队员们解释了选择在北山镇的大山深处开办专业合作社的原因。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种植红心猕猴桃时,他表示:“做什么事都要因地制宜。这里的气候与山上的水源能够解决灌溉问题,山坡上覆盖的森林植被为红心猕猴桃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是红心猕猴桃天然的摇篮。”
(图为北山镇福高村村口。通讯员 刘辛怡 摄)
(图为北山镇福高村村内风景。通讯员 李梦瑶 摄)
谈到红心猕猴桃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时,他表示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目前种植产生较大影响,村镇党员干部集思广益采取了系列针对性措施。目前基地通过农业先进技术的导入、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应用等,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生态良性环境,使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北山镇“生态+文化+产业”的生态小镇发展模式的突出表现。
(图为实践队员对周学良开展访谈。通讯员 李梦瑶 摄)
(图为周学良向实践队员介绍产业现状。通讯员 刘辛怡 摄)
通过周学良的介绍,实践队员得知,红心猕猴桃的种植与售卖并非一帆风顺。挂果的前两年,由于技术和天气等种种原因,猕猴桃收成欠佳,处于亏本状态。持之以恒是周学良认为在长效农业方面的付出,从而获得回报的唯一路径,他的坚持与努力也让实践队员们体会到发展农业的不易,付诸实践与克服困难均需要勇气和决心。
(图为周学良向实践队员介绍种植情况。通讯员 肖伯健 摄)
(图为周学良向实践队员介绍产业现状发展。通讯员 李梦瑶 摄)
农业发展是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要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国之发展的有力保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是有这样一群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红色信仰”者,人民才得以大步迈向幸福生活。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关注乡村产业动态,做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宣传者、坚定践行者,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熠熠生辉。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