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三下乡|陕西科技大学学子赴新疆北屯:追溯兵团历史 感悟奋斗精神

志在“边”方,向“疆”拾光实践团 2025-07-20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推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践行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7 18 日,陕西科技大学 "志在 ' 边' 方,向 ' 疆' 拾光" 实践团抵达新疆第十师北屯市,开启西北边陲实践调研之旅。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北屯市博物馆、瞻仰得仁山公园历史铜像等形式,系统追溯兵团奋斗历程,实地感知新时代兵团城市建设成就,推动兵团精神谱系的赓续传承。团队在触摸历史脉络中体悟兵团精神的坚韧内核、胡杨精神的不屈品格与老兵精神的赤诚本质,紧扣西部计划时代号召,将戍边精神传承与北屯屯垦农业科技实践深度融合,让 "大思政课" 在屯垦沃土扎根生长。

图1.png

图 1 实践团队抵达北屯市博物馆

馆内藏珍 镌刻屯垦岁月

北屯市博物馆的丰富展品,承载着兵团发展的峥嵘历程。步入馆内,"屯垦戍边" 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从马军武夫妇升国旗的庄严场景,到一八五团抗洪抢险的英勇身姿;从老一辈军垦战士手握镐锹开垦荒原的历史影像,到锈迹斑斑却依旧挺立的坎土曼实物;从简陋的地窝子模型,到如今北屯市高楼林立的实景对比。每一件展品都生动诠释着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为国争光" 的兵团精神内涵。

图片2改版.png

图 2 实践团队参观北屯博物馆,观赏戍边屯垦文物

山巅铸像 照见古今丹心

得仁山公园内,两尊雕像隔空相望,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八百年的对话。成吉思汗身披战甲,目光穿透河谷。这位草原征服者曾在此处饮马额尔齐斯河,他的铁骑踏过的不仅是疆域,更打通了东西方文明的通道。北屯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至今仍能窥见当年商队驼铃的余韵。张仲瀚将军身着军装的姿态定格了另一段历史。这位 “军垦第一犁” 的推动者,带着战士们在戈壁滩上开垦出万亩良田,用锄头与犁耙续写了边疆的传奇。他创建的军垦文化,让 “得仁” 二字有了新注解 —— 不是征服后的怀柔,而是共建中的融合。

两尊雕像间的石板路,仿佛成了时空隧道。成吉思汗的开拓精神与张仲翰的建设情怀在此交汇:前者用武力打破壁垒,后者用智慧缝合裂痕。如今的北屯,既有草原文化的豪迈,又有农耕文明的厚重,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碰撞的见证。

图片3改版.png

图 3 实践团得仁山与成吉思汗雕像与张仲瀚将军雕像合影

实践团队秉持北屯市走“‘红色’引领‘绿色’”(戍边稳疆,科技惠农)发展理念,从博物馆的 "军垦文化" 到张仲瀚的开拓实践,从 "新农人" 培育到 "兴农人" 建设,以文化繁荣串联智慧农业发展。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参观学习,用青春汗水与智慧,为形成维稳戍边新优势贡献力量,让青春之花在祖国边疆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杨琦轩、郜万林、刘海涛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