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月17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的支教活动进入第二天。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支教、调研、后勤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支教课堂:点燃求知火花
支教组成员精心设计课程,寓教于乐。他们用粉笔在黑板勾勒简易足球场,向孩子们讲解规则,激发运动兴趣;随后开展了中国地图赏析、英语歌谣学唱、武侠小说入门、成语互动游戏以及“鸡兔同笼”等趣味数学题讲解。课堂气氛活跃,互动频繁。课间,支教组还完成了文艺汇演节目意向的初步统计,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图 1 支教队员讲授英语课
图 2 支教组成员与孩子们课堂互动
深入调研:倾听乡村声音
调研组深入村庄开展走访,成员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围绕乡村认同感、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家庭教育现状等主题,认真倾听,细致记录,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 3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访谈交流
坚实后盾:保障温暖同行
后勤保障组是团队的坚实后盾。陈奕霖、闫家豪、陈思媛同学清晨即开始忙碌,确保团队在七点前用餐;随后,他们又外出采购新鲜食材,精打细算,严格管理经费,为后续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图 4 后勤组在为支教队员做饭
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教育服务为核心,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深入的实地调研和细致的后勤保障,将长大青年学子的专业知识与真诚热情带进胡口村。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三农”精神的精神内涵,努力在胡口小学的孩子们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也注定会在胡口小学留下一段温暖而难忘的夏日记忆。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