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曹家铭)7月17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的支教活动进入第二天。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支教、调研、后勤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支教课堂:点燃求知火花
支教组成员精心设计课程,寓教于乐。他们用粉笔在黑板勾勒简易足球场,向孩子们讲解规则,激发运动兴趣;随后开展了中国地图赏析、英语歌谣学唱、武侠小说入门、成语互动游戏以及“鸡兔同笼”等趣味数学题讲解。课堂气氛活跃,互动频繁。课间,支教组还完成了文艺汇演节目意向的初步统计,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图 1 支教队员讲授英语课
图 2 支教组成员与孩子们课堂互动
深入调研:倾听乡村声音
调研组深入村庄开展走访,成员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围绕乡村认同感、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家庭教育现状等主题,认真倾听,细致记录,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 3 调研组在与村民进行访谈交流
坚实后盾:保障温暖同行
后勤保障组是团队的坚实后盾。陈奕霖、闫家豪、陈思媛同学清晨即开始忙碌,确保团队在七点前用餐;随后,他们又外出采购新鲜食材,精打细算,严格管理经费,为后续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图 4 后勤组在为支教队员做饭
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教育服务为核心,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深入的实地调研和细致的后勤保障,将长大青年学子的专业知识与真诚热情带进胡口村。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三农”精神的精神内涵,努力在胡口小学的孩子们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也注定会在胡口小学留下一段温暖而难忘的夏日记忆。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