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长安大学赴河北邯郸“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进入支教第三天。
迎着清晨的朝阳,后勤组的队员早早起床为大家准备早餐。作为团队里公认的 “做饭小能手”,队员胡佳晟早已提前规划好今日的早餐菜单。在他的统筹安排下,三名队员配合得默契十足,用暖胃又暖心的早餐开启了支教团队充满活力的新一天。
图 1 后勤部辛勤劳作打响护胃战
早上八点,支教组就已经在教室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签到结束后,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程相继展开。队员蒙思甜给孩子们讲解人体的器官,探秘身体的宏观与微观世界。随后队员徐辰宇以情景剧的形式开启校园安全课,鼓励孩子们如果面对校园暴力要勇敢说“不”。队长程展艺将知识融入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英语知识,整个教室都洋溢着欢乐的学习氛围。
图 2 支教队员讲解校园暴力的防范
与此同时,调研组的队员们怀揣着满满的热忱与责任整装出发。每到一户村民家中,队员们都先礼貌地说明来意,随后便围坐在村民身旁的小板凳上,用亲切的方言与他们拉起家常。在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中,同学们细心询问着不同家庭的生活状况,认真记录下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对于村中独居的老人,他们耐心地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往的生活故事,仔细观察老人的居住环境是否安全舒适,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照料情况。
图 3 支教队员和村内老人聊天访谈
长安大学的学子们以不同的方式扎根胡口村,在后勤保障、课堂教学与乡村调研的实践中,将青春力量注入乡村振兴的脉搏,让这个夏天的乡野因爱与责任而更加温暖明亮。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