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马院学子赴山西太原万柏林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寻红色足迹,赋能红色文化传播” 2025-07-20 浏览:

三下乡|走进太原市万柏林区,赋能红色文化传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红色文化传播。近日,陕西科技大学“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研究生宣讲团走进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以“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的形式,开展了一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在基层中落地生根、焕发光彩。

走一路:踏遍基层角落,触摸红色脉搏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国情社情,在基层一线汲取奋进力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宣讲团先后走进太原市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滨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恒大康乐幼儿园、山西省博物院等阵地,在行走中丈量基层大地,在探访中触摸红色脉搏。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团成员了解到作为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的主阵地,是如何通过各类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在滨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范紫轩与兴华街道滨体社区党委副书记丁文娟共同签署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并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合作关系,为未来持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QQ20250720-095309.png

wechat_2025-07-20_093705_228.png 

QQ20250720-095408.png

QQ20250720-095433.png

学一路:汲取精神养分,感悟红色真谛

“学”是宣讲团活动的核心环节,他们始终保持着求知若渴的态度,汲取着红色文化的精神养分。

走进山西博物院,宣讲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对山西历史文明的深度追溯。这里馆藏的文物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脉络。成员们仔细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察,从远古先民的刀耕火种,到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再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等历史轨迹。这种对历史文明的系统学习,让他们更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QQ20250720-095459.png 

宣讲团还特别邀请到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同时接连两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刘滨杰进行交流分享。刘滨杰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向成员们讲述了在服务群众时冲锋在前的故事,其身上“把小事做到极致,把责任扛在肩头”的担当,让宣讲团成员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不仅存在于革命历史中,更体现在新时代奋斗者的行动里。同时通过对基层代表人物事迹的挖掘,也为理论宣讲积累了鲜活的现实素材。

QQ20250720-095639.png 

此外,实践团在走访中偶遇年近九旬的黄克毅老先生。他是山西省书法协会理事、山西国际文化交流画院秘书长、他的作品曾被宋庆龄上海陵园、聂荣臻元帅故居收藏。他用朴实的语言向成员们讲述他多次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故事。展示他为延安所写的诗集。他写道:“延安是一座丰碑在心中永驻、这里是红色摇篮、思政课堂,锻造着对党忠诚,铮铮铁骨。”让成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决心。

 QQ20250720-095654.png

讲一路:创新传播形式,播撒红色种子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宣讲团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精心制作涵盖党的创新理论、红色历史、先进事迹等内容的宣讲课单,打造“菜单式”宣讲模式,通过“红色剧本杀”等创新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传播。

在滨体社区,宣讲团成员面向社区党员开展了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结合所学所得,深入浅出地讲解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同时,还组织了“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三行诗创作分享活动,党员们积极参与,用凝练的诗句表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信仰,让红色文化在诗词的韵律中浸润心灵。

QQ20250720-095710.png 

走进恒大康乐幼儿园,宣讲团成员为学龄前儿童精心准备了红色故事分享,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小英雄的故事;带领孩子们传唱红色歌曲,稚嫩的歌声中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还开展了红色绘本阅读活动,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画,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QQ20250720-095725.png 

在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当地返乡大学生开展了红色书籍分享会,宣讲团成员们向大家推荐了《共产党宣言》《谁是最可爱的人》,并结合自身感悟与大学生们交流心得。更具创新性的是,宣讲团还组织了红色剧本杀,此举正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在历史感悟中入脑入心。大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与妻书》中的不同角色,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场景,让纸上的历史变成了可触可感的人生,成为青年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养分。

 

QQ20250720-095915.png

QQ20250720-095933.png

QQ20250720-100002.png

在“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的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始终没有停下调研的脚步。他们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与困境的社会调研,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广泛收集数据和意见。截至活动结束,实践团已形成有效调研问卷500多份,并基于此形成了详细的调研报告。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红色文化传播困境,进一步分析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推动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贡献智慧和力量。

 

QQ20250720-100016.png

QQ20250720-100200.png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陕西科技大学“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研究生宣讲团的成员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通过“走、学、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红色文化在万柏林区不同群体中得到了有效传播,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传播红色文化的行列中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郭妮 梁莹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