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思月)7月18日,长安大学“乡村支教行·暑期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柳园镇胡口村胡口小学的支教活动已进入第三天。团队成员配合日益默契,各小组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任务高效推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多彩课堂:寓教于乐启智慧
支教组精心设计了系列课程,今日课程涵盖人体结构知识科普、校园安全情景模拟演练及趣味英语互动游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队员蒙思甜、徐辰宇、程展艺分别担任主讲。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实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融合。
图 1 支教队员在与孩子们互动答题
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察实情
调研组深入农户,以当地方言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村民日常生活状况、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村内独居老人的具体需求,通过细致的访谈与问卷,当日收集了多户家庭的详实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图 2 调研组在与村民交流
坚实保障:精打细算暖人心
后勤组在胡佳晟同学的统筹安排下,高效完成了白米粥、鸡蛋炒黄瓜等早餐制作。随后,组员们外出采购当日所需蔬菜等物资,严格执行经费预算,确保全体队员的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图 3 后勤组在为队员们准备食材
实践活动的第三天,课堂教学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可见的学习兴趣,调研走访切实将村民诉求转化为可供参考的建议方案;后勤保障有效将有限经费转化为支撑团队持续奋斗的能量。长安大学学子以实际行动,不仅为胡口村的孩子们打开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也让当地村民深切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关怀与温度,更使服务“三农”的精神在胡口村有了具体可感的实践载体。这份宝贵的暑期实践经历,将被队员们带回校园,成为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火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