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赴敦煌“洞窟保护·水利智慧”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025-07-20 浏览:

鸣沙山的风裹挟着细沙掠过崖壁,莫高窟东麓的赭红色岩层上,岁月冲刷的纹路如天然的水文图谱。7月14日长安大学水环学院赴甘肃“洞窟保护·水利智慧”实践队踏着滚烫的砂砾走进这片千年石窟群——敦煌莫高窟,开展”实地调研莫高窟,长久赓续文化魂“活动。实践队深入莫高窟,实地调研,通过采访、水利科普、考察水系分布等活动,以一个水利人的视角,用水利人的罗盘指引水文密码,调查佛像、壁画深受水分渗透而导致的酥碱化、虫害化的原因,同时向游客分享怎样以个人的形式保护文物。

image.png

        (图为长安大学洞窟保护队在莫高窟九层楼前的合影)

水痕印石,水痕刻崖壁:裂隙里藏着的 “护窟密码”

塌岩壁裸露出深浅不一的纹路,像极了水文监测图上的曲线。工作人员说,石窟加固工程中,国家拨款与爱心捐赠筑起的“堤坝”,正抵御着风沙与渗水的侵蚀。人们常说的“上拦下排”,在这里有了新的注解:既要拦截雨水对崖体的冲刷,也要疏导凝结在壁画表层的潮气,就像治理河流既要筑堤也要清淤。

长安大学”洞窟保护·水利智慧”实践团队踏入这片洞窟群,作为水利专业的学子,眼里看见的不仅是壁画上的飞天,更是渗透在岩层里的水痕,是亟待疏浚的文化脉络。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长安大学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莫高窟)

    莫高窟所在的砂质泥岩透水性极强,夏季暴雨形成的坡面径流会顺着岩层节理渗透,每年会导致岩体风化,而水汽长期在壁画底层聚集,便会引发颜料层起甲、酥碱等病害。

image.png

            (图为长安大学实践队队长梁佳美拍摄的窟外壁画)

裂隙识水,飞檐藏巧思:古今 “治水” 智慧的跨时空对话

飞檐在戈壁的风中划出第七道弧线,九层楼从初唐4层到民国9层的建筑沿革,恰似水利工程中不断升级的防渗体系。古今的守护之心,都在与水的对话里找到了共鸣。

“古人虽不懂流体力学,却通过经验积累掌握了水的运动规律。”,“每层楼阁的窗台均向内倾斜5度,形成‘反坡排水’,这种细节处理堪比水利工程中的‘防渗齿墙’,将渗水风险降到最低。”这种“主动导排”的智慧,让现代水利学子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与水利建设的核心逻辑相通——都是通过调控水的运动轨迹,实现对人类文明成果的长效守护。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长安大学实践队队员刘粤芬拍摄的莫高窟九层楼)

古今融智,颜料藏匠心:自然材料里的 “驯服哲学”

文物陈列馆里,天然矿石颜料的制作过程让实践队驻足良久。那些经水流淘洗的矿物颗粒,与水利工程中筛分砂石的工艺异曲同工。原来无论是筑坝的骨料还是壁画的底色,都藏着人类对自然材料的敬畏与驯服,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让这份驯服多一分温柔。

image.png

(图为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博物馆中的泥塑建造过程)

接着实践队去到了藏经阁,了解到藏经阁的历史:在发现藏经洞之后,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缺乏有效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措施。西方的所谓 “探险家” 接踵而至,他们以欺骗、掠夺等手段,从王圆箓手中获取了大量珍贵文物。我们深感心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现在的莫高窟,让下一个千年的人们 ,仍能看到飞天的裙裾掠过莲花,听懂佛陀的梵音回荡壁崖。檐角的排水槽设计精巧,雨水沿特定轨迹坠落,恰似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明渠。忽然懂得,文物保护与水利建设本是同源——都是在与时间的洪流对话,都在用科学的刻度,丈量文明的承载力。

image.png

(图为长安大学实践队在讲解员带领下了解藏经阁的历史)

广访游客,游客传声筒:保护现场的 “民智微光”

深入的从游客的角度了解文物保护,团队成员采访了不同的游客视角下的莫高窟。“我在这里面还看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保护措施做的很好“以为阿姨说到,阿姨觉得莫高窟给她相当大的震撼。”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啊,那在保护措施改进方面可以结合科技手段“,这是一位叔叔提出的建议。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长安大学实践队队员张玉瑶对游客进行采访调研)

 责任编辑:梁佳美


责任编辑:佳美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