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陈永亮)7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筑梦仲夏,童心绽放”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西安市未央区常青社区,以知识为笔、以情怀为墨,为社区儿童绘制出一幅融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成长画卷。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少年心间播撒下爱国爱党的种子。
晨光初照,实践团成员已化身“成长引路人”。在社区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课业辅导温暖开场。志愿者们俯身倾听孩子们的困惑,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知识难点。从数学题的逻辑推演到语文课文的意境解析,志愿者们用耐心与专业,让学习的乐趣在互动中悄然生长。
![]()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辅导作业。王佳悦 供图
随后,胡钰轩老师以“红色纪念日不能忘”为主题,开启沉浸式党史教育课堂。她以时空为轴,串联起五四运动、建党伟业、抗战烽火等重要历史节点,用童趣盎然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将“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纪念日背后的精神密码,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鲜活记忆。课堂尾声,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党徽、裁剪红色剪纸。稚嫩的指尖在彩纸上翻飞,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党徽、一幅幅饱含深情的剪纸作品,成为他们向革命先辈致敬的独特方式。
![]()
图为小朋友展示制作的党徽作品。王佳悦 供图
午后的“祖国旗帜在我心”主题课程,由吴燕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探索。课堂上,国旗的庄严、党旗的神圣、团旗的昂扬、军旗的威武依次铺陈,吴老师通过对比讲解、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每一面旗帜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精神内核。在实践环节,志愿者与孩子们通力协作,将对祖国的热爱倾注于国旗制作之中。当孩子们高举亲手完成的国旗,齐声喊出“我爱祖国”时,炽热的爱国情怀在活动室中激荡回响。
![]()
图为小朋友正在制作国旗。王佳悦 供图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在常青社区的阳光下定格合影。此次实践,既是高校学子践行“三下乡”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有力见证。
![]()
图为志愿者在孩子们放学后进行课程总结。王佳悦 供图
从课堂到手工,从知识传递到精神浸润,这场充满温度与深度的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儿童带来知识与欢乐,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深深植入少年心田。青春与童心的碰撞,知识与情怀的交融,正谱写着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动人篇章。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