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情如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1日踏上了探索之旅,深入安康贝尔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产业调研、科技考察与新媒体助农实践为笔,勾勒出现代渔业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在贝尔渔业总经理杨巧及汉滨区电商服务中心唐主任的鼎力支持下,这群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亲身踏入养殖前沿,开启了一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盛宴。
科技之光:照亮现代化养殖的每一步
实践之旅的首站,定格在贝尔渔业那颗璀璨的核心——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步入这片充满生机与智慧的领地,眼前展现的是一幅规划井然、管理精细的养殖画卷。在贝尔渔业技术精英的悉心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仿佛穿梭于科技与自然的交响乐章中,从鱼苗选育的精益求精,到饲料投喂的科学配比;从水质环境的精密监控,涵盖循环水系统的循环利用、溶氧量的精准调控、PH值的实时监测,直至病害的生态防控与成鱼的智慧捕捞,每一步都透露着科技的力量。杨总经理以循环水处理设备为例,娓娓道来:“此系统能将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至70%,年节水量逾三万吨,是绿色养殖的典范。”成员们亲眼目睹投饵机根据鱼群密度智能调节,精准至5克/次,较传统方式节省饲料高达15%,科技之光熠熠生辉。
优品甄选:搭建池塘与屏幕间的信任之桥
基于实地考察的深刻洞察与贝尔渔业产品品质的直观感受,实践团成员与企业进行了深度对话,精心挑选出两款兼具特色与市场潜力的水产品,作为直播助农的重头戏。这两款产品,既是贝尔渔业养殖技术的集大成者,亦是当地水产资源的瑰宝。筛选过程中,产品特性、市场需求、消费者认知度及直播展示效果被综合考量,确保所选之品既能彰显企业实力,又能精准触动目标消费者的心弦。
直播助农:青春力量,扬帆渔业品牌新航程
在贝尔渔业的直播间内,实践团成员化身“青春主播”,将新媒体技能与实地调研成果巧妙融合,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小时直播。通过养殖基地实景展示,追溯产品之源,结合无公害饲料使用、休药期管理等品质保障措施的专业阐述,有效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基石。直播中,限时优惠等策略轮番上阵,互动数据节节攀升,紧凑的节奏与默契的团队协作,彰显了大学生的新媒体运营才华,成功推动了优质水产品从线下向线上市场的跨越,为品牌拓展开辟了新路径。
实践之悟:乡土课堂中的时代担当
此次安康汉滨贝尔渔业的实践之旅,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飞跃。他们亲眼见证了物联网水质监控系统、自动化投饵设备等高科技如何为传统渔业插上翅膀。从脚本撰写到设备调试,从直播策划到现场互动,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不仅掌握了养殖技术,更解锁了新媒体营销的新技能。当看到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优质水产品时,那份由衷的成就感如同甘霖,滋润着他们的心田。这次实践,如同一粒希望的种子,让“知农爱农”的情怀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更加坚定了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与决心,奏响了青春与乡土共鸣的时代乐章。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