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赴长沙社会实践队前往长沙县九甲冲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开展产业调研

长安大学 2025-07-20 浏览:

为探寻乡村产业振兴密码,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国情、服务乡村、锤炼本领,7月15日下午,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岳麓星火传湘韵・青春寻迹耀红旗”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北山镇福高村九甲冲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以青春视角探寻乡村振兴的“猕香答案”,体会乡土气息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魅力。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与周学良合影。通讯员 李梦瑶 摄)

在绿意盎然、果香盈盈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实践队员在基地负责人、退役老兵周学良的引导下深入种植区,近距离观察作物生长,感受农业脉动。周学良详细介绍了基地内猕猴桃的品种、成熟时间、对光照水源的需求等基本情况,并着重讲解了种植基地中农业先进技术的导入与无害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以确保品质、防病虫害。通过讲解,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所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的产业特色与优势所在。

image.png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周学良进入果园调研。通讯员 孙丽佳 摄)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周学良进入果园调研。通讯员 李梦瑶 摄)

随后,实践队队员深入果园内部开展调研与讨论。在纵横交错的猕猴桃藤下,队员们观察并记录了当前阶段猕猴桃的生长状况。通过对比所记录的各项指标,队员们不仅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果品的精细化管理差异,更深刻体会到基地工作人员应对市场、顺应自然的智慧与辛劳。大家表示,这不仅是“看果”,更是向扎根土地、向上生长的劳动者学习,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厚重责任。

image.png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调研猕猴桃生长情况。通讯员 刘辛怡 摄)

(图为实践队员记录生长各项指标。通讯员 刘辛怡 摄)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盘活资源。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中有人问到藤架上的球形物,周学良解释道这是用于诱蝇的生物技术。与此同时,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生存能力强悍的水杨进行嫁接栽培,让猕猴桃们也能体验“架空感”。实践队员们切实体会到科技的力量足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壁垒,创新能让人大胆突破、敢想敢做。

image.pngimage.png

(图为种植基地内纵横交错的猕猴桃藤。通讯员 李梦瑶 摄)

(图为种植基地内生长旺盛的猕猴桃们。通讯员 李梦瑶 摄)

此次田野实践是一堂行走在红色热土上的“大思政课”,不仅深化了队员们对农业实情的认知,更在泥土芬芳中淬炼了责任担当,进一步坚定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与信心。未来,实践队将刻苦钻研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乡村振兴青春助农贡献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李梦瑶、张家宁
相关文章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才智播种乡村梦,教育先行育国基丨听见来自群山的回响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同发展布局的深入推进,乡村支教作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教育作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青春赋能

2025 年7月20日至7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 “青春助力振兴,实践点亮乡村” 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美育浸润、实用服务及调研献策等多元行动,为革命老区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问卷把脉

2025 年7月28日至30日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 扇底生

2025 年 7 月 26 日,西安思源学院“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流动的色彩革命。 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包括扇骨、漆料、画笔等,还精心准备了关于传统漆扇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的资料。 当大漆与清水在素面团扇上相遇,非遗技艺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上井冈,得胜利,西安工程大学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积极响应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西安工程大学“井冈青苗燎原”实践队11名师生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