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当陕西工大劳模实践队一行肃然步入延安革命纪念馆那扇厚重大门时,七月午后的灼灼骄阳被隔断在外。馆内光线沉静如水,空气微凉,仿佛骤然踏入了另一重时空。
![]()
图1 延安革命纪念馆
进入革命纪念馆,便看见金黄的字体在灯光的照耀下无比明亮,“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展柜中泛黄的纸张,边缘已微卷,墨迹却依然清晰可见——那是1945年中共七大的珍贵文件。文献中“修正”二字旁标注着细细的墨痕,字里行间刻满了那个时代在困厄中寻求真理的印记与决心。那份在艰难中依然挺直脊梁的“坚持”,并非写在纸上,而是深深镌刻在这方土地上每件器物无声的肌理中,令后来者唯有屏息凝神方能感知其沉重分量。
![]()
图2 劳模实践队员参观纪念馆
沿着展线前行,当目光落在“坚持”二字上时,仿佛触摸到了延安精神那坚韧的骨骼与滚烫的血液。这“坚持”非空泛口号,而是窑洞灯光下的彻夜思考,是荒山野岭中开垦的镢头挥动,更是“小米加步枪”直面飞机大炮时的不屈脊梁。在纪念馆精心复原的中央大礼堂场景里,木制长凳朴素依旧,墙上画像庄重如初,耳畔仿佛依稀可闻当年代表们为民族命运激烈思辨的余音——那正是“坚持”在民族危亡关头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
图3 劳模实践队员参观纪念馆
毛泽东讲过“坚持真理,修真错误”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也揭示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意志。在不屈的历史印记中,劳模实践队深刻体验到当时的民族意志有多么的强烈。上下一条心,正如“一根筷子一掰就断,而一把筷子怎么都不会掰断”的深刻箴言。
![]()
图4 劳模实践队指导老师为队员讲解事迹
置身于历史风云激荡的现场,劳模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有人久久凝视着七大文献上那些密集的修改笔迹,目光专注而肃穆;有人则在那架旧纺车前停下脚步,指尖隔着玻璃,仿佛要触摸那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光滑的木纹,感受其中蕴藏的不竭力量。无需言语交流,年轻的心灵在此刻与历史深处某种强大的精神脉搏产生了共振。
![]()
图5 劳模实践队队员参观馆内场景
馆内肃穆氛围下,实践队员们彼此交换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青涩而庄重的领悟:今日手中握有的书本与工具,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当年窑洞中那盏彻夜不灭的油灯在时间长河中传递下来的火种。
![]()
图6 劳模实践团参观馆内红色革命事迹
纪念馆大门,耀目的现实阳光扑面而来。回望纪念馆那庄重的轮廓,它不再仅是砖石砌就的建筑——它是一座巍然矗立在黄土地上的精神灯塔。馆内珍藏的每一份文件、每一件旧物,都曾在漫漫长夜里照亮民族前行的险路。
如今,实践队员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踏上了归程。延安的灯火,穿透历史烟云,在年轻胸膛里点亮了一盏不灭的心灯。这灯火昭示:真正的道路,向来是坚持于荆棘中踏出坦途;民族复兴的宏图,必将由无数双手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奋斗之姿日复一日地编织。
![]()
图7 参观馆内场景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延安岁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光辉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光辉篇章!这灯火的意义,远非照亮昨日峥嵘,而是以其不灭之辉,为今日跋涉者指明方向:前路必有沟壑,唯有以延安那百折不回的“坚持”为杖,方能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上,步步印下属于新一代的坚实足迹——这足迹,必将汇入那浩荡向前的洪流中去。
![]()
图8 劳模实践队在馆外集体合影留念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