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绿染秦巴文脉里,青春杖履叩振兴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5-07-23 浏览: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邵佳祥)七月风熏,咸阳站的蝉鸣刚敛,八抹青衫已踏上车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实践团的行囊里,装着直播设备与调研问卷,更揣着对秦巴山区的探问 —— 这趟 “三下乡” 之旅,要在山水褶皱里,读懂乡村振兴的密码。

车过秦岭,云气渐湿。窗玻璃上,雨丝斜斜织成帘,恍惚看见汉江的波影在远处漾。7 月 9 日启程的路,竟似循着千年前的商道,只是当年的漕船换成了高铁,而青年们肩头的货箱,变成了连接城乡的网线。“看那梯田,像不像叠着的绿绸?” 有队员指着窗外,层层稻浪里,藏着他们要找的答案。

三日后,安康博物馆的朱漆门扉缓缓开启。一脚踏入 “天赋安康” 展厅,便跌进了自然的诗行。声光电织就的秘境里,金丝猴的影子在虚拟林间轻晃,朱鹮的翅尖掠过仿真芦苇,而玻璃展柜中,那枚 5.6 厘米的鎏金铜蚕,正以千年不变的姿态,吐着时光的丝。“这哪里是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产业经。” 队长指尖轻叩展柜,语气里带着敬畏。

铜蚕的光,照见了石泉县的桑田。2023 年的账本在展墙一角静静躺着:1.2 万农户因蚕桑多了收入,桑葚果酒的琥珀色里,泡着 19 个国家的订单;蚕丝面膜的柔滑,裹着富硒土壤的馈赠。老辈人采桑的竹筐,如今盛着深加工的智慧,就像那枚铜蚕,在汉代织出丝绸之路的经纬,而今又借着技术的梭,织就更宽的商路。

转过展角,南水北调的沙盘泛着水光。移民搬迁的小屋模型前,有队员俯身细看,沙粒堆成的山坡上,退耕还林的标识像枚枚绿邮票,贴向北京的方向。“给北京供一江清水”,不是一句空话。那些迁走的厂房、复绿的坡地,是秦巴人捧出的碧碗,而生态补偿的流程图上,每道箭头都在说:好山好水,本就是能生金的璞玉。

拾级上二楼,“脉源安康” 的灯光昏黄如豆。一柄 40 厘米的石斧在展柜里沉眠,刃口的磨痕里,还嵌着新石器时代的月光。先民当年劈山的力道,竟与今日修路的夯声隐隐相合。转角处,24 件南朝陶俑正 “走” 在汉江古渡:舵手的号子似还在耳畔,力夫肩头的货箱压弯了腰,却压不弯 “黄金水道” 的商魂。队员们驻足良久,忽然懂了 —— 所谓 “兼收并蓄”,原是刻在安康人骨里的基因:巴人的勇、蜀人的巧、楚人的柔,都融在这方水土里,成了今日接纳新事物的底气。

展墙尽头,战国柳叶剑与楚式玉璧同匣相守。青锋上的寒光,映着玉璧的温润,像极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就像石泉县的蚕农,左手捏着千年的蚕匾,右手点着电商的屏幕,把桑葚酿成的酒,从秦巴深处送到异国的餐桌上。

暮色漫进博物馆时,队员们已在露台上展开队旗。晚风拂过 “三下乡” 的字样,猎猎声里,仿佛听见石斧劈山的钝响、陶俑行船的号子,还有直播间里 “家人们看过来” 的清亮嗓音。他们忽然明白,乡村振兴从不是推倒重来的造景,而是让沉睡的生态基因与文化密码苏醒 —— 就像鎏金铜蚕,在汉代织出丝路,在当代仍能吐出连接世界的丝。

回程的高铁上,雨已停了。队员们的笔记本里,记满了蚕桑产业的数据、南水北调的故事,还有村民说的 “守着好山好水,日子总会甜”。直播设备的指示灯闪着,像星子落在青年的掌心。

这趟旅程,原是一场对话:与千年文脉对谈,知道根在哪里;与山水生态对谈,懂得护着什么;与乡村百姓对谈,明白要做什么。而青春的杖履,正把这些对话,踩成振兴路上的脚印 —— 在秦巴的绿浪里,在汉江的波光里,在每一颗期待的心里。

 


责任编辑:周野
相关文章
米仓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实践

米仓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实践

米仓 山探索:自然保护地的“三生”协调新 实践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悦) 作者:王悦樊晨乐 周奕冰周雪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西南山区自然保护地保护开发协同调研实践团深入四川省巴中市米仓山国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觅子相伴队赴富平觅子村 探寻乡村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觅子相伴队赴富平觅子村 探寻乡村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觅子相伴队”于7月18日至21日赴陕西省富平县觅子村开展以“觅子下乡聚合力,乡村振兴显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红色教育—入户调研—乡村支教—产业调研”四大板块,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

盐碱地生金,湿地智守护:西农学子探秘黄河口

盐碱地生金,湿地智守护:西农学子探秘黄河口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惠郁岚 王志豪 张晓彤) 2025年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河—华北自然保护地协同治理调研实践团”走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通过走访保护区及周边村落,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近距离探寻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密码与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