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邵佳祥)汉江如练,缠绕着秦巴山脉的褶皱;晨雾似纱,轻笼着安康的田畴与展馆。7 月的陕南,正以山水为笺,等待一群青年落笔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实践团,带着 “三下乡” 的热忱,在这片兼具生态基因与千年文脉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晨钟:动员会里的初心如泉
7 月 8 日,咸阳的晨光刚漫过校园的白杨,实践团的行前动员会已如晨钟响起。8 名师生围坐一堂,桌上摊开的不仅是日程表,更是秦巴山区的地图与期盼。“把直播设备变成‘新农具’,让物流知识化作‘新农技’”,指导老师刘瑞的话,像山涧清泉,涤荡着每个人的思绪。
会上,“三组协同” 的工作体系悄然成形:调研组负责产业链诊断,直播组专攻新媒体传播,后勤组保障行程安稳。党总支书记蒋鹏指着安康香山村的实践基地照片叮嘱:“山路多雾,涉水需慎,要让安全如汉江磐石,托举住所有行动。” 窗外的蝉鸣渐起,团队成员的誓言轻落:要让青春的脚步,踏响在乡村振兴的田埂上。
午照:鱼塘边的科技新声
7 月 11 日的贝尔渔业,恰是 “漠漠水田飞白鹭” 的实景。汉江支流的清波绕着养殖基地,实践团的身影与鱼塘的粼光交叠。杨巧总经理指着循环水处理设备,语调里带着自豪:“这套系统让水‘活’了起来,年节水量抵得上 3 万吨汉江清泉。”
队员们俯身细看:投饵机正按 5 克 / 次的精度匀撒饲料,比老农的手撒节省 15%;水质监测屏上,溶氧量、PH 值的数字随水流轻跳,像一串无声的诗行。“就选这两款鱼产品!” 调研后,团队敲定了直播主角 —— 骨酥肉嫩的酥鱼与香辣入味的鱼块,它们带着池塘的清鲜,将从屏幕走进千家万户。
午后的直播镜头里,汉江的风穿过直播间的窗。队员们举起手机,将循环水系统、无公害养殖的细节一一呈现,“点击下单,就能尝到秦巴山水养出的鲜”。两小时里,订单如汉江细浪渐涨,将 “科技 + 生态” 的故事,送向了更远方。
暮霞:博物馆中的文脉长流
7 月 12 日,安康博物馆的朱漆门扉在暮色中轻启。“天赋安康” 展厅里,一枚 5.6 厘米的鎏金铜蚕静静卧在玻璃展柜中,汉代的纹路里,仿佛还缠着丝路的驼铃。“看,这就是石泉县的‘金疙瘩’。” 队长指着展牌 ——2023 年,1.2 万农户靠蚕桑增收,桑葚果酒、蚕丝面膜远渡重洋,老手艺借着富硒技术,在新时代抽出了新丝。
拾级而上,二层 “脉源安康” 展厅的石斧泛着青幽光泽。40 厘米的石刃,曾劈开新石器时代的混沌,如今与南朝商队陶俑相望:舵手的号子似从汉江水面传来,力夫的肩痕还印在陶土上。“这是安康的根。” 队员们望着战国柳叶剑与楚式玉璧,忽然懂得:巴人的勇、蜀人的巧、楚人的柔,早已融成这片土地 “兼收并蓄” 的骨血,恰如今天他们用直播连接城乡的包容。
南水北调展区的沙盘前,移民搬迁的微缩房屋旁,生态补偿的流程图如流水蜿蜒。“给北京供一江清水”,不是一句空话 —— 退耕的坡地已长满新绿,搬迁的工厂旧址正生青苔,而这 “舍” 与 “得” 之间,藏着 “好山水变真金白银” 的智慧。
夜语:星月见证的振兴答卷
实践团的队旗在博物馆露台招展时,汉江的夜色已漫过堤岸。从动员会的初心,到鱼塘边的科技实践,再到博物馆里的文脉觉醒,这群青年终于读懂:乡村振兴从不是简单的修路建厂,而是让秦巴的每片叶、汉江的每滴水、先民的每段故事,都成为振兴的养分。
就像鎏金铜蚕吐出的丝,一头连着千年手艺,一头系着现代产业;就像贝尔渔业的循环水,既护着生态本真,又养着增收希望。当青春的脚步与青山文脉相遇,写下的,正是新时代 “三下乡” 最生动的注脚 —— 以山水为经,以文脉为纬,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秦巴山下徐徐铺展,生生不息。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
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唐山市,先后走进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唐山抗震纪念馆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铭记苦难辉煌,感悟精神伟力 在 唐山抗震纪念馆, 实践队员们通过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回顾了1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开展调研走访,深化校企合作,共探绿色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育新才 校企协同促转型 在
为深入了解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探索校社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新路径,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豆志耕耘赋能振兴”调研考察团前往黑龙江省嫩江市,开展了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田间地头,探寻大豆种植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