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青春蘸绿秦巴色 实干铺就振兴章 —— 陕工大 “三下乡” 实践团深耕安康香山村赋能记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5-07-23 浏览: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邵佳祥 袁景琪 )秦巴腹地的七月,汉江如练缠绕青山,层峦叠翠间藏着香山村的晨雾与生机。2025 年盛夏,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循着 “三下乡” 的号角,再次踏上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与绿色希望的土地。七年深耕,三代接力,这群年轻身影用专业智慧叩开乡村振兴的密码,让青春的足迹与秦巴的脉搏同频共振,在香山村的田间地头、直播间里、油茶林间,写下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生动注脚。

谁的担当:从高校到山村的 “青春接力”

在香山村的油茶林里,身着 “陕工大” 文化衫的学生正围着村民请教剪枝技巧,指尖划过饱满的油茶果 —— 这是该校 2025 年 “三下乡” 实践团的日常,更是 7 年帮扶长跑的缩影。自 2018 年起,陕工大以 “党委统领、学科赋能、人才扎根” 的三级联动模式,让深山里的香山村与高校资源紧密相连:校党委 12 份专项方案精准滴灌,驻村工作队三任书记接力深耕,2025 年新推的 “科技特派员轮岗制” 更让专业力量如活水般涌入田间。

实践团里,赵妍雨举着相机记录黄牛啃食晨露青草的画面,王喆熙在贝尔渔场调试直播灯光,邵佳祥对着油茶果核测算附加值 —— 他们是 “带不走的智囊团”,更是连接知识与土地的桥梁。香山村党支部书记望着这群年轻人,眼里映着变化:“从 2018 年村民年均 2600 元收入,到 2025 年的 8500 元,这账上的数字,是孩子们用脚底板量出来的。”

何处深耕:香山村的 “红绿交响”

香山村的晨雾里,藏着两重振兴密码。

红色油茶的新生在 500 亩油茶园里流淌。1934 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百姓用茶油为伤员消炎疗伤,周恩来总理赞其为 “救命油”;如今,这抹绿意经 30 年科技驯化,成了 “铁杆庄稼”——226℃的超高烟点、90% 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让它成为可直接饮用的 “液体黄金”。实践团成员跟着基地负责人王选安穿梭林间,一边拍摄 “油茶花开” 的短视频,一边测算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的效益:金黄果实榨油,洁白花朵引客,坚硬果壳提炼化妆品原料,百年盛产期的油茶树,让 200 亩撂荒地蜕变为 “水土保持示范园”,年固碳 120 吨的 “绿色银行”。

山野黄牛的突围在养殖场的铃铛声中酝酿。刘场长的牛群吃着无药牧草、饮着山泉水,肉质鲜甜却困于山路:“收购商压价,好肉卖不出好价。” 实践团带着专业破局:拍牛群晨牧的纪录片做品牌故事,教养殖户开网店打通物流,印 “科学防疫手册” 普及技术。当直播间里弹出 “这牛肉看着就新鲜” 的弹幕时,刘场长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原来养牛不只是喂草,还能这么‘吆喝’。”

何以赋能:数字与科技的 “破壁术”

在安康市电商服务中心,实践团与张部长的座谈碰撞出火花。针对安康富硒水资源,他们规划 “健康溯源” 小程序,让每滴水都带着 “秦巴认证”;为毛绒玩具设计 “盲盒营销”,让山区手作走向年轻市场。这里从此成为陕工大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互补的齿轮开始转动。

贝尔渔场的直播现场更见真章。实践团成员手把手教杨总调试灯光,提炼 “汉江好水好鱼” 的卖点,实时展示观众地域分布与 “无添加认证” 热词。“过去以为直播是叫卖,现在才懂数据能指导养鱼。” 杨总的感慨道出真谛:电商助农不是赋 “形”,而是赋 “能”—— 降低技术门槛,让产业自身长出 “造血” 能力。

从香山村的网格化管理(1 名党员网格员 + 2 名村民协管员覆盖 1500 人),到 “暑期实践 + 线上服务 + 毕业设计” 的长效机制,实践团把短期帮扶织成了可持续的网。23 名香山学子免学费入读陕工大,158 名村民拿到职业资格证书,500 多人学会油茶管护技术,这些数字背后,是知识与土地的深度融合。

何为答卷:青春与大地的 “双向奔赴”

当实践团成员站在香山村的山坡上,看油茶林翻涌碧浪,听黄牛铃铛响彻山谷,终于读懂 “乡村振兴” 四个字的分量 —— 它是王选安说 “油茶树能活百年” 时的笃定,是刘场长眼里重新亮起的光,是 200 亩撂荒地上长出的希望。

从 “救命油” 到 “振兴树”,从山间黄牛到云端订单,陕工大 “三下乡” 实践团用七年时间证明:乡村振兴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用专业智慧解产业难题,用青春热忱架城乡桥梁。当秦巴的风拂过实践团成员的脸庞,带着茶油的醇香与牛肉的鲜甜,那是大地对实干者的礼赞,更是青春书写在乡村振兴答卷上的,最华丽的注脚。

 


责任编辑:周野
相关文章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