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秦巴烟雨里的振兴词:陕工学子寻脉记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5-07-23 浏览: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邵佳祥)七月的秦巴山区,雨雾常锁层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实践团的青年们,踩着湿滑的石阶,先叩开安康博物馆的朱门,再踏入香山村的密林 —— 他们要在玻璃展柜的文脉里、蜂箱嗡鸣的生计中,读懂乡村振兴的细腻肌理。这趟暑期之行,如同一支婉约的词,写尽秦巴深处的绿色希冀与文化余温。

博物馆里的 “振兴密码”:蚕与斧的低语

玻璃展柜内,一枚 5.6 厘米的鎏金铜蚕正泛着柔光。汉代的纹路里,似乎还缠着当年西城(今安康)蚕农的指尖温度。“这哪是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产业经。” 实践团队长轻语,声光电勾勒的秦巴秘境中,金丝猴的虚影掠过虚拟汉江,与展柜里的铜蚕遥遥相对 —— 两千年前,它见证着 “丝绸之路” 的驼铃;如今,石泉县的桑田里,1.2 万农户正循着它的脉络,让桑葚果酒、蚕丝面膜漂洋过海,抵达 19 个国家的货架。富硒土壤里长出的新故事,让千年蚕桑手艺在新时代有了余韵。

转至二层展厅,一柄 40 厘米的石斧沉默如碑。新石器时代的凿痕里,藏着先民劈山开路的勇毅。不远处,24 件南朝部曲徒附俑组成的商队陶俑群,正以陶土的永恒,定格汉江 “黄金水道” 的喧嚣:舵手引吭的调子似在耳畔,力夫肩头的货箱仿佛还压着重量。战国柳叶剑与楚式玉璧同柜陈列,巴人的悍、蜀人的巧、楚人的柔,在玻璃后交融成 “兼收并蓄” 的文脉 —— 这或许正是秦巴山区最珍贵的 “振兴基因”。

南水北调展区的沙盘前,移民搬迁的微缩房屋与生态补偿流程图,把 “一江清水送北京” 的承诺写得具体。退耕还林的树苗、搬迁工厂的旧址,是牺牲,亦是智慧:当 “好山好水” 被郑重呵护,终会酿成 “真金白银” 的回甘。

香山村的 “蜜愁”:云雾里的生计

从博物馆的文脉走出,实践团的脚步踏入大巴山余脉的云雾。香山村的蜂场藏在密林间,150 余箱蜜蜂是张场长的牵挂。他掀开蜂箱时,蜜蜂嗡鸣着飞起,翅尖带起的风里,裹着五味子与野菊花的清香。“凌晨四点查箱,天热遮阴,天冷裹棉,一年到头,蜜蜂比娃还金贵。” 张场长的指腹蹭过蜂箱木板,上面的刻痕记着采蜜的时节。

 

小屋内,玻璃罐里的蜂蜜正缓缓流淌,拉丝垂落如银线,滴在纸上凝成琥珀色的圆。这是自然成熟的封盖蜜,经三次过滤,杂质早已随晨露散尽。年产 1 吨的蜜,90% 困在本村 ——20 多公里的山路,雨天能陷住三轮车,1 个半小时的车程,成了蜜香飘向山外的阻碍。“镇上超市卖 40 元一斤,我这蜜要 70 元才保本,要么亏,要么等。” 张场长摩挲着罐口,语气里的自信与无奈,像蜂蜜的甜与稠,缠在一起。

青年之策:让蜜香随文脉远流

蜂场旁的石板上,实践团的笔记本写满了字。“用‘深山纯天然’做招牌,设计素净包装,让罐子里的蜜会‘说话’。”“拍摇蜜的短视频,让城里人体会三次过滤的用心。”“找物流公司谈批量运输,认养蜂箱的法子或许行 —— 城里人线上认养,咱们定期寄蜜,心里踏实。”

张场长听着,眉头渐渐松开。他想起博物馆里那枚铜蚕,老手艺借新技术重焕生机;想起陶俑商队的航线,不就是古人的 “物流网”?或许,这蜜香真能循着文脉的流向,走出大山。“要是成了,年轻人就愿意回来了。” 他望着远处云雾散开的山口,语气里有了新的盼头。

尾声:词韵里的振兴

暮色漫上山岗时,实践团的队旗在蜂场旁轻扬。从博物馆里读懂的生态密码与文脉基因,正被他们酿成具体的方案 —— 乡村振兴从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鎏金铜蚕的古今相续,是石斧凿痕里的生生不息,是蜂蜜罐里的生计与希冀。

这群青年知道,他们写下的不仅是帮扶方案,更是一首秦巴山区的 “振兴词”:以文脉为韵,以生态为词,让蜜香与千年故事,在新时代的风里,缓缓流传。

 


责任编辑:周野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