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田野浸润着历史的气息,也激荡着探索的热情。2025年7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彩虹伴行·童趣探索营”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陕汽专属爱心托管班,带领学生们走进考古世界,在趣味互动中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中萌芽。
活动开篇,实践团成员以三星堆遗址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这一“地底惊天大发现”的历程。通过“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代表性文物,结合“青铜器食器科普”,用“饭碗”“保温饭盒”等生活化类比,让学生们轻松理解“簋”“盨”等古代器物的功能,感受先民的智慧。
图为志愿者在向小朋友们介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冉晨钰 摄
“时间的密码箱——看土层”环节,实践团以蛋糕分层为喻,通俗讲解“越往下层年代越久远”的考古地层学原理。通过“近现代耕土层”“明清时期”“商代晚期”等不同时期地层排序互动,结合地质剖面图展示,让学生们学会根据土层判断历史年代,理解考古学家如何借助地质学方法还原历史场景,培养“用科学方法探索过去”的思维。
图为志愿者在教小朋友们如何分析土层 冉晨钰 摄
在“考古规则怪谈”体验环节,实践团强调“避免破坏文物原生环境”“小心挖掘不损伤文物”“禁止私藏倒卖文物”等核心准则(提示“规则六有假”引发思考),引导参与者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随后的“古物盲盒挖掘”实践,让大家在模拟考古中践行规则,体验从发掘到记录文物信息的完整过程,切身感受考古工作的严谨与意义。
图为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讲述考古规则 冉晨钰 摄
图为志愿者给小朋友们分发古物盲盒 冉晨钰 摄
此次活动,通过丰富的内容设计和互动形式,让学生们在趣味中走近考古、了解历史,不仅掌握了基础的考古知识,更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更多元的传播方式,让考古魅力走进更多学生的生活,让文明传承的火种持续燃烧。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
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唐山市,先后走进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唐山抗震纪念馆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铭记苦难辉煌,感悟精神伟力 在 唐山抗震纪念馆, 实践队员们通过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回顾了1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开展调研走访,深化校企合作,共探绿色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育新才 校企协同促转型 在
为深入了解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探索校社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新路径,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豆志耕耘赋能振兴”调研考察团前往黑龙江省嫩江市,开展了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田间地头,探寻大豆种植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