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暑假实践团赴四川成都开展蜀绣创新性保护与传承调研总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5-07-24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郭旭瑞)

文章作者:杨川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为深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传承现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锦水千针·绣里光阴”暑期实践团于7月15日至24日赴四川成都,深入多个非遗文化聚集地开展调研实践。团队成员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观摩非遗作品、参与制作实践等多元形式,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独特韵味,以青春之力助力非遗保护传承。

蜀绣又名 “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其以明丽清秀的色彩、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2012 年 12 月 3 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蜀绣”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充分彰显了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

微信图片_20250722220744.jpg

精美蜀绣作品展示

实践团循着蜀绣千年文脉的足迹,先后走访了皇汉绣庄杨德全蜀绣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安靖·蜀绣之乡、蜀绣坊一念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及成都绣文化责任有限公司等文化地标。在典藏丰富的博物馆内,成员们透过泛黄的古籍记载、鲜活的历史影像以及陈列的百幅传世绣品,系统梳理了蜀绣从汉代萌芽到明清鼎盛的发展脉络,切身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温度。深入安靖·蜀绣之乡,实践团走进传统绣坊生产一线,与指尖翻飞的绣娘促膝长谈,亲眼见证非遗传承人如何“以丝线为笔,以缎面为纸”,勾勒出蜀绣技艺的世代坚守与匠心传承。

实践团与何磊合照.jpg实践团蜀绣创意中心合照.png

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成都绣文化责任有限公司蜀绣非遗传承人何磊的采访。何磊自 2011 年投身蜀绣领域,凭借美术专业的深厚积累与家族潜移默化的影响,笃定践行 “为艺术而非遗” 之路。他直言蜀绣传承面临政策把握难、市场需求窄、产品定价困等难题,市场经济压力是传承阻碍主因。创作层面,洞察市场与当代人需求是关键挑战。何磊还纠正了对年轻人从事蜀绣的误解,点明年轻力量能为蜀绣添活力。这次深入交流使实践团深刻认识到,蜀绣不仅是精美工艺品,更是文化传承载体,其未来续写辉煌的关键,在于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入大众生活。

对蜀绣文化非遗传承人何磊采访照片(2).jpg

采访蜀绣非遗传承人何磊

同时,为推动非遗文化扎根青少年群体,实践团精心策划"小小绣娘体验课"通过趣味教学与互动实践,孩子们在穿针引线间感受刺绣艺术的魅力,埋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拓展了非遗传播渠道,更为蜀绣传承培育了潜在新生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722220619.jpg

开展“小小绣娘”体验课

此次对成都蜀绣创新性保护与传承的调研,让我们得以系统梳理蜀绣的千年脉络,深刻体悟匠人“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的执着匠心,并直面其传承的现实挑战。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入对话,我们认识到:政策衔接不畅、市场需求狭窄、产品定价困难是当前主要障碍;而创作端能否有效融合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则关乎非遗的生命力——既需守护技艺的纯粹内核,更要让古老艺术跃动时代的脉搏。

此次调研更让我们深切领悟:蜀绣不仅是承载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更是贯通古今的精神纽带。它的赓续传承,不仅需要政策托底、市场赋能与匠人的恒久坚守,更呼唤青年一代以创新思维注入时代活力。当千年针脚融入当代生活,当年轻的手掌传递这份技艺的温度,蜀绣便能超越“博物馆的记忆”,化作“鲜活的文化呼吸”。守护非遗,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传承非遗,是时代赋予青年的答卷——让我们以青春之热忱,为千年蜀绣注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笃行之力量,向世界讲述最动人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gxr
相关文章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青春力量激活乡土——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县开

西安邮电大学“青禾智创”团队赴洛南县,以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实操、研学交流,还感悟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部署,7月19日至30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朱文婕、白晓帅的指导下,赴河北唐山开展实践活动。建工学院青马班以“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精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唐山市,先后走进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唐山抗震纪念馆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铭记苦难辉煌,感悟精神伟力 在 唐山抗震纪念馆, 实践队员们通过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回顾了1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碳寻转型迹绘生态长卷,绿筑钢城梦传青春力量——长安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开展调研走访,深化校企合作,共探绿色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育新才 校企协同促转型 在

黑土金豆绘振兴,西农青春赋新能

黑土金豆绘振兴,西农青春赋新能

为深入了解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探索校社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新路径,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豆志耕耘赋能振兴”调研考察团前往黑龙江省嫩江市,开展了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田间地头,探寻大豆种植密码